[实用新型]背光模块自动贴合机内建自动对焦及增强对比之直接对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6834.3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山;张觉壬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觉壬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自动 贴合 机内建 对焦 增强 对比 直接 对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自动贴合机光学检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背光模块自动贴合机内建自动对焦及增强对比之直接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由TFT(薄膜晶体管)所组成,但其本身不会自主发光,需经由背光模块的光强度才能照亮整个显示屏,所以在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液晶电视、车载银幕、电玩机、事务机器或是小家电,凡是有液晶显示屏的地方都需要有背光模块的存在,目前用量最大的当然还是智能型手机为最大宗;背光模块的结构由组装的前、后工序分为二大部份:前工序是将胶框60与背盖80、反射片70、导光板50、发光二极管(LED)90、软式印刷电路板(FPC)1等组合,接着交由后工序组装三张光学膜片(下扩散片40、下增光片30及上增光片20),最后再贴上一片之遮光片10完成背光模块的整个组装工作(如图1所示)。以往背光模块都采用人工进行组装,在无尘室中由操作人员着无尘服带着手套用镊子小心将光学膜片一一从保护膜中夹取出,然后对准放入胶框中,如此,使用人工手工进行组装四张膜片约需45秒至1分钟。后来手机的需求量爆增,于是至目前已发展出自动贴合机进行自动作的操作程序,以机械取代人工能自动供料、自动整位、自动取片完成组装贴合之机台,可以缩短至5秒内完成一组(如图2,自动贴合机是多站式,分别是放入胶框之入料站4、消除静电与去除杂物之清洁站7、下扩散片贴合站4、下增光片贴合站3、上增光片贴合站2、预备站5、遮光片贴合站1、遮光片之压实站8、成品排出站9),即能将四张膜片装妥压实并自动排出。由于手机窗口尺寸由二、三寸一直加大到五、六寸,而且整体设计厚度变得愈来愈薄,又为了突显大画面又将边框做的愈来愈窄;相对应地,背光模块也跟着被压缩到变薄与四周边框小到1mm以下,以往自动贴合机上使用机构之定位精度已不敷使用,因此改用影像自动位,可是受限于胶框与模面二者间颜色对比太接近,取像辨识出现问题;另外,膜片取放的高度有相当大的落差,倍率及景深都在视觉对位的工作范围之外。一般市售视觉对位的自动贴合机为了回避此问题,于是采用间接对位方式;所谓间接对位是在胶框旁利用膜片与背景的对比,将膜片以固定的取像装置作位置辨识后转正对位,接着才将膜片吸放到胶框内,虽然是使用影像对位,可是不在胶框组装的正上方转正对位,采用试误法有偏差,再下指令修正而失去了真正对位的意义,为什么不直接对位的技术瓶颈就在于:胶框与膜片颜色接近,影像对比太小无法作精确辨识,乃至于在旁便加强背景对比后再作辨识。膜片移载过程中与胶框有一高度差,而此差距远超过取像装置的景深范围而无法有效对焦,同时取像倍率也因此不同造成视觉对位的误差。市面上虽有机型采用直接对位,但使用全景取像,动择装设数千万像素的取像组件,整个膜片全尺寸虽被撷取到,可是因为全景而使单位面积平均的像素反而太少,以致分辨率不佳,用一浅显的比喻,是用望远镜的原理取像,看到了全貌,却乎略了对位的精致化,当然准确度就不高了;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之物品,创作人乃进行研发,以解决习知使用上易产生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自动贴合机内建自动对焦及增强对比之直接对位装置,采用低像素之取像组件,但分别于邻角线、对角线的两端设置取像比对,节省成本,且对比更精准确实,使二角正确即四边都已对正,配合设有自动升降的载台与可控式活动背景片的切换设置,有如以显微放大之方式提高了分辨率。
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设于背光膜组之三片膜片组装处,是于一立架具有一背景片的切换组件、一取像组件之自动升降机构组件、一取像组件组;其中之取像组件具有至少二个设于一线(邻角线或对角线)之两端处,且局部撷取角落处之影像送至一影像解析组件处进行分析是否对正胶框与膜片,以配合膜片之移载机构组件进行修正;其中之取像组件之自动升降机构组件也与影像解析组件相连接,先摄取胶框之物距像,之后再上升一小段距离,移入膜片后,再度取像后由影像解析组件处进行对焦比对;其中之背景片的切换组件具有一横向平移机构组件上之一背景片,背景片配合胶框之深浅反向设定,当膜片之移载机构组件移至胶框上方之同时,背景片也由横向平移机构组件移载至胶框之相同位置下方处。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之技术、手段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之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之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组件之平面侧视分解图。
图2为现有机台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设置背景片之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觉壬,未经骏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觉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6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