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制板加工中的分板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6724.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应朝晖;潘一峰;林利剑;石守国;徐品锋;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同步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2 | 分类号: | B26D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林弘毅;聂汉钦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制板 加工 中的 分板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板加工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印制板加工中的分板治具。
背景技术
印制板加工过程中,由于PCBA设计的尺寸、外形、器件布局等造成PCBA不能直接上线生产,必需要进行群板或增加工艺边的方式,使PCBA设计的实现具有可制造性,制造完成后必须经过分板机分开PCBA或多余板边才能进行调试和装配等后工序工作,目前,分板也成为实现PCBA可制造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需求的PCBA类型较多,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类型PCBA,设计不同的分板治具,造成成本较高。并且由于分板过程不可逆,不合格产品只能报废,所以每次分板作业时,都要将下刀对位印制板,用手握住后再分板,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制板加工中的分板治具,可确保分板质量,并做到快速交付,避免目前压接繁琐的生产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制板加工中的分板治具,包括作为承载体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架设有多根平行的滑杆,左夹板和右夹板上分别开有多个通孔,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通过其通孔穿设在多根滑杆上并可沿滑杆滑动;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相互平行,在左夹板和右夹板顶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阶梯状结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上分别连接有固定镙钉,所述固定镙钉的端部与滑杆对应,当所述固定镙钉旋转后其端部与滑杆紧密干涉。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的前侧安装有前挡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夹板、右夹板与滑杆之间分别安装有滑动轴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前挡板、左夹板、右夹板为防静电亚克力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一、减少对位次数及质量风险。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分板治具,在对位时只要印制板卡到位,即可进行分板作业,解决之前每次分板作业时,都要将下刀对位印制板,用手握住后再分板,如对位不到位有质量问题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分板治具固定时,可单手作业,在使用脚踩启动开关时,不会影响到手,确保固定位置不变。
二、可适应多机种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分板治具调节左右夹板块,即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机种的生产。目前企业面临的就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每天都要更换4-8个机种,通过此分板治具即可满足更换机种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作为承载体的底板1,底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支架2和右侧支架3,底板1的前侧安装有前挡板4。在左侧支架2和右侧支架3之间架设有多根平行的滑杆5,滑杆5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图1所示实施例中采用三根滑杆5。左夹板6和右夹板7上相应开有三个通孔,左夹板6和右夹板7分别通过其三个通孔穿设在三根滑杆5上,并且在与滑杆5的接触处安装有滑动轴承,使左夹板6和右夹板7可沿滑杆5无阻碍的滑动。左夹板6和右夹板7在滑杆5上是相互平行的,左夹板6和右夹板7顶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阶梯状结构。左夹板6和右夹板7上分别连接一块延伸板,延伸板上分别旋有一个固定镙钉8,固定镙钉8可以松开或旋紧,固定镙钉8向下旋紧后其端部将与中间的一根滑杆5紧密干涉。
底板1、左侧支架2、右侧支架3、前挡板4、左夹板6、右夹板7的主要材料为防静电亚克力。
分板作业时,调整左夹板6和右夹板7之间的距离,使之适合所要分板的PCBA的大小,旋紧固定镙钉8固定左夹板6和右夹板7在治具上的位置。将PCBA放入左夹板6和右夹板7之间,使PCBA的两边搁在左夹板6和右夹板7的阶梯状结构上。通过前挡板4确保本治具与分板机的位置,前后移动PCBA使其V-CUT与分板机下刀对应,踩下分板机脚,上刀移动,PCBA分板完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同步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同步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6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