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制脱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5092.2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川人俊夫;金岛律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35/10 | 分类号: | D05B35/10;D05B69/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制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包缝机的装置中,在使两片布料上下重叠地进行缝制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在下布料相对于上布料在布料宽度方向上脱线的状态下缝制的所谓的缝制脱线并通知缝制作业者,从而减少缝制脱线检查工序进而实现成品率上升、产品的质量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指布料进给方向上的前后,上下左右指从正面观察缝纫机时的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以通过光学的方式检测这样的缝制脱线而实现缝制脱线检查工序减少、质量提高为目的的装置,已知像例如日本特开2002-58889号公报等公开的那样,以利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缝制脱线的方式构成的结构。在上述公报等所公开的以往的缝制脱线检测装置中,在针板的上方与下方配置有分别检测上布料与下布料的有无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布料检测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将投射光线(传感器光)向设置在布料引导构件(引导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反射部投射。布料引导构件介于上下布料之间且对上下布料进行引导。上下各反射部使接收到的投射光线向上方以及下方反射。对由两光电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而判定缝制布料的缝制脱线的有无。然后,接收其判定结果,使检测机构(缝制续行防止装置)进行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8889号公报(第4~5页,图1~2)
然而,在前述的以往的缝制脱线检测装置中,在缝制中无法调节布料引导构件距布料进给面的高度,因此在下布料的布料厚度因布料高低差部等而增加的情况下,下布料在布料引导构件堵塞,发生上下布料的缝制末端部在缝制行进方向上不一致地被缝制的、所谓的缝制偏差从而存在形成缝制不良品的弊端。然而,在为了防止布料引导构件在缝制布料的高低差部堵塞而将布料引导构件与布料进给面的上下宽度充分隔开地固定的情况下,上布料被布料引导构件抬起,从而在上布料产生阻力而无法顺畅地引导。另外,布料引导构件通过杆而安装在伸缩机筒上,通过伸缩机筒在布料宽度方向上进退,而进行反射部将从光电传感器投射的投射光线反射的作用位置和反射部从布料进给面退避的非作用位置之间的切换,因此会导致因伸缩机筒造成的缝纫机前表面的压迫感、因构件数量的增加造成的组装效率的恶化,进而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制脱线检测装置,该缝制脱线检测装置即使在布料缝制中途下布料的布料厚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下布料在布料引导构件堵塞而发生缝制偏差地顺畅地进行缝制,并且能够实现缝纫机前表面的节省空间化、构件成本的减少。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制脱线检测装置,其具备:布料检测传感器,其向引导板投射传感器光且接收被所述引导板反射的反射光,并且配置在与针板的落针部相比在缝制布料行进方向上靠跟前的位置,所述引导板介于上下布料之间且对上下布料向缝制行进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控制部,其接收来自所述布料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判定下布料的有无,且在该判定时发送缝制脱线发生信号;以及缝制续行防止装置,其接收来自所述控制部的缝制脱线发生信号且进行防止动作,所述缝制脱线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具备引导部和安装部,所述引导部通过铰链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引导部具备对该引导部前端从水平位置向下方转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卡止部,所述安装部固定在缝纫机前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为,所述引导部能够在作用位置与非作用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作用位置为将所述传感器光向布料检测传感器反射的位置,所述非作用位置为所述引导部的下表面从水平位置向上方转动90°以上而无法将所述传感器光向布料检测传感器反射的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布料厚度在缝制中因布料高低差部等增加,也通过与布料厚度的增加量对应地抬起引导部,从而所述引导部与布料进给面的上下宽度也会与布料厚度的增加量对应地增大,从而不会在下布料堵塞在所述引导板部而被拉拽的情况下缝制,因此缝制产品不会发生缝制偏差从而能够防止缝制不良品的产生。
而且,在将布料插入所述布料进给面时始终可以确保所述布料进给面与所述引导部的上下宽度,因此能够将下布料顺畅地插入。
另外,除能够容易进行所述引导部的作用位置与非作用位置的变更以外,不需要大规模的装置,因此也有助于缝纫机前表面的节省空间化。其结果为,与上述的以往例相比能够实现构件数量减少、组装的简单化,从而能够实现与之相伴的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用新型的缝制脱线检测装置的包缝机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未经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5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线架
- 下一篇: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毛纱成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