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蟑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4772.2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锦燕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20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蟑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公害的杀蟑螂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引诱蟑螂的除蟑螂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大多数采用在室内喷洒杀虫剂或者放置杀虫药的方式来灭虫;大量的喷洒杀虫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敞放空气,才能将杀虫剂散去;而且现有的杀虫药引诱蟑螂的效果不好,而且由于蟑螂的适应能力强,同一款杀虫药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效果,需要及时换取其它品种的杀虫药来继续进行杀虫。
例如申请号为012014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公害杀虫器,由盒底、上盖和杀虫药组成,盒底包括储药小盒、弯墙、底板和边缘,储药小盒向下凹陷成圆坑和居中,弯墙均匀布设于储药小盒周围,弯墙顶部有上盖;此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夜间无光情况下容易被踩坏,杀虫药不方便换取,使用完后,整个杀虫器就废弃丢掉,不能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除蟑螂盒。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接的方式,盒盖可以随时打开,可在夜间发光,起到提示作用,结构简单,方便杀虫药的换取,整个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除蟑螂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杀虫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中部设有凹槽,所述杀虫药固定在凹槽内,盒体上设置有关于中心对称的四个凸起,所述四个凸起形成“十字形”通道,所述盒盖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插槽,所述盒盖通过凸起插入插槽内固定在盒体上,所述凹槽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上设有扣接结构,扣接结构由卡扣和卡槽组成。
所述固定件为吸盘。
所述盒盖上设有荧光涂层。
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杀虫药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凹槽为圆形槽、矩形槽或三角形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接的方式,盒盖可以随时固定或取走,结构简单,方便杀虫药的换取,整个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件为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扣接结构,扣接结构由卡扣和卡槽组成;方便将盒体套装在在下水管道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吸盘,可以通过吸盘固定在底面或腔壁上,使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盒盖可在夜间发光,起到提示作用。
5、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的形状与杀虫药的形状相适配,可以很好的将杀虫药固定在凹槽内,结构稳固。
6、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为圆形槽、矩形槽或三角形槽,根据杀虫药的形状来设置,使用方便。
7、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可以将杀虫药很好地固定,防止其移位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盒体,2、盒盖,3、杀虫药,4、凸起,5、固定件,6、扣接结构,7、限位件,61、卡扣,6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除蟑螂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杀虫药3,所述盒体1中部设有凹槽,所述杀虫药3固定在凹槽内,盒体1上设置有关于中心对称的四个凸起4,所述四个凸起4形成“十字形”通道,所述盒盖2上设有与凸起4配合的插槽,所述盒盖2通过凸起4插入插槽内固定在盒体1上,所述凹槽上设有限位件7,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固定件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带上设有扣接结构6,扣接结构由卡扣61和卡槽62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杀虫药3的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为圆形槽。
实施例2:
一种除蟑螂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杀虫药3,所述盒体1中部设有凹槽,所述杀虫药3固定在凹槽内,盒体1上设置有关于中心对称的四个凸起4,所述四个凸起4形成“十字形”通道,所述盒盖2上设有与凸起4配合的插槽,所述盒盖2通过凸起4插入插槽内固定在盒体1上,所述凹槽上设有限位件7,所述盒体底部设有固定件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带上设有扣接结构6,扣接结构由卡扣61和卡槽6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锦燕,未经郑锦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4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注模具的空气排出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副车架左安装支架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