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摩擦启闭固定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3319.X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张建身;贺乐全;姚秀娟;雷永强;谷成明;季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启闭 固定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固定球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管线上。
背景技术
目前,球阀因结构简单、启闭方便、流阻小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的介质输送管线上。但是,球阀在启闭过程中球体与阀座之间存在摩擦,随着阀门开关次数的增多,密封面逐渐受磨损,降低密封性能和产品使用寿命。为此,国内出现一种阀杆上带有凸轮的装置,该球阀在球体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在阀杆上的凸轮跟着一起转动,进而利用凸轮推开阀座来减小球体与阀座密封副之间的摩擦。这种结构运用的是纯机械式的推开,不仅凸轮的磨损非常快,而且提高了对阀杆强度和硬度的要求,因此随着凸轮的磨损,阀座与球体密封副磨损增加,密封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阀座与球体之间在启闭过程中无接触摩擦,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无摩擦启闭固定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座、阀盖、阀杆、球体、驱动机构;主要是在阀盖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环,在密封环与阀盖之间设置阀座支撑圈,该阀座支撑圈与阀盖径向及密封环径向之间分别构成活塞结构,阀座支撑圈与阀盖和密封环之间分别构成左活塞腔和右活塞腔,左活塞腔和右活塞腔分别连通注压阀和泄压阀,阀座安装在阀盖通道口处的阀座支撑圈上。
最好是,阀盖通道内壁安装与球体通道直径相等的刮刀,刮刀的刀锋具有与球体表面相互配合的曲面,刮刀外圆柱面与阀座支撑圈内圆面之间构成活塞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阀座安装在阀座支撑圈上,阀座支撑圈与阀盖和密封环左活塞腔和右活塞腔,通过对与左活塞腔和右活塞腔连通的注压阀和泄压阀的控制,实现阀座移开球体后启闭和球体关闭到位后阀座靠紧密封,达到启闭过程中密封副无接触摩擦,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1阀体、2阀盖、3球体、4刮刀、5阀座、6阀座支撑圈、7左活塞腔、8右活塞腔、9密封环、10压盖、11阀杆、12第一圆孔壁、13第二圆孔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无摩擦启闭固定球阀,包括阀体1、阀座5、阀盖2、阀杆11、球体3、驱动机构,球体3上端与阀杆11下端固定连接,球体3下端由定位轴安装在阀体1内;在阀盖2与阀体1之间设有密封环9,在密封环9与阀盖2之间设置阀座支撑圈6,该阀座支撑圈6与阀盖2径向及密封环9径向之间分别构成活塞结构,即阀座支撑圈6外圆柱面与阀盖2径向第一圆孔壁12之间活塞配合,阀座支撑圈6右凸台外圆柱面与密封环9内径圆孔壁活塞配合,阀座支撑圈6内孔左凸台外圆柱面与阀盖2径向第二圆孔壁13之间活塞配合,阀座支撑圈6内孔径与阀盖2内孔径相等。阀座支撑圈6与阀盖2和密封环9之间分别构成左活塞腔7和右活塞腔8,左活塞腔7和右活塞腔8分别连通注压阀和泄压阀,即左活塞腔7通过阀盖2上的压力孔与左侧注压阀和左侧泄压阀连通,右活塞腔8通过密封环9上的压力孔与右侧注压阀和右侧泄压阀连通。阀座5安装在阀盖2通道口处的阀座支撑圈6上,如图2所示。在阀门开启前,右侧注压阀开启向右活塞腔8注压,左侧泄压阀开启泄放左活塞腔7内压力,推动阀座支撑圈6向左移动;而阀门关闭到位后,左侧注压阀开启向左活塞腔7注压,右侧泄压阀开启泄放右活塞腔8内压力,推动阀座支撑圈6向右移动,使阀座5与球体3压紧密封配合。
阀盖2通道内壁安装与球体3通道直径相等的圆筒形刮刀4,刮刀4的刀锋具有与球体3表面相互配合的曲面,在球体3启闭过程中刮去表面结焦物,刮刀4外圆柱面与阀座支撑圈6内圆面之间构成活塞配合。阀杆11与阀体1之间由压盖10和填料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环球阀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3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