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2818.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8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翟锋涛;唐远河;梁芮;杨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成像 干涉仪 专用 恒温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温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
背景技术
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主要用于探测中高层大气现象,然而,在以往的实验中发现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测量结果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一款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的恒温装置显得尤其重要。
传统的恒温装置如空调、孵化箱等,其压缩机以氟利昂为工作物质,通过工作物质相变实现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制冷或加热的目的。这种制冷方式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解决了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中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包括电源a,电源a与PID控制器连接,PID控制器分别与继电器a、继电器b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继电器a与加热丝连接,继电器b与制冷模块连接,加热丝与制冷模块设置在壳体中,温度传感器通过探头采集壳体内部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制冷模块包括安装在半导体制冷片上的导冷片。
导冷片上还设置有风扇。
加热丝与电源b连接,制冷模块与电源c连接。
继电器a和继电器b均为固态继电器。
壳体为恒温密闭壳体。
PID控制器为双输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恒温密闭壳体的设计确保了密封性和可拆卸性;PID控制器的设置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恒温精度可达正负0.2℃,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表面附有导冷片和风扇的半导体制冷模块,风扇直接吹导冷片,使冷气迅速流通,提高了恒温装置的降温速度;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a,2.PID控制器,3.继电器a,4.继电器b,5.温度传感器,6.加热丝,7.电源b,8.制冷模块,9.电源c,10.壳体,11.探头,12.半导体导体制冷片,13.导冷片,1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a1,电源a1与PID控制器2连接,PID控制器2分别与继电器a3、继电器b4和温度传感器5连接,继电器a3与加热丝6连接,继电器b4与制冷模块8连接,加热丝6与制冷模块8设置在壳体10中,温度传感器5通过探头11采集壳体10内部温度,制冷模块8包括安装在半导体制冷片12上的导冷片13,导冷片13上还设置有风扇14,加热丝6与电源b7连接,制冷模块8与电源c9连接,继电器a3和继电器b4均为固态继电器,壳体10为恒温密闭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PID控制器4为双输出控制器,输出两个控制信号,这两个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继电器a3和继电器b4的通断频率,继电器a3和继电器b4可以控制两个模块电路,使它们处于接通或断开的状态,继电器a3灯亮时,表示加热丝6在工作,加热丝6所在支路接通,放置在壳体10内的加热丝6工作,达到升温的目的;继电器b4灯亮时,表示制冷模块8工作,半导体制冷片12支路接通,放置在壳体10内的制冷模块8开始制冷,达到降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专用恒温箱,恒温密闭壳体的设计确保了密封性和可拆卸性;PID控制器的设置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恒温精度可达正负0.2℃,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表面附有导冷片和风扇的半导体制冷模块,风扇直接吹导冷片,使冷气迅速流通,提高了恒温装置的降温速度;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2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田土壤表面智能降温装置
- 下一篇:电能转换设备升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