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0196.4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3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高秀清;焦有权;刘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3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244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湖池底 水循环 综合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景观给排水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离不开水,景观也离不开水,俗话说,山清水秀、小桥流水,是良好景观环境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但是,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稀缺,空气中风沙较大,大型居住社区及大型公共环境的室外景观工程中,人工湖往往面临很多难题和尴尬。
首先是人工湖的补水和水质保持问题。
由于北方地下水位较低,大型居住社区和城市公共景观环境的人工湖多为硬质池底,非常不利于水体生态系统的重建,湖水保持清澈见底必须高频率地换水。由于空气中的浮尘和微生物影响,以及中水的总氮和总磷指标都比较高,水体很容易被氧化变质,所以,要想保持景观水体达到地表三类水或者以上水质标准,换水周期最长为三天,也就是说,一个面积为2万平方米、深度为0.5米的中型景观水体,日均补水量达到3000多立方米。而补水水源大多都是城市自来水或城市中水,水资源费用非常高,高频率的换水,增加了高额的运行维护费用。
其次是池底清污的问题。
为了营造美丽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景观湖池底需要干铺漂亮的卵石,水体内设计一些高出水面的较大的河滩石,而北方地区由于风沙较大,空气中灰尘较多,往往用不了几个月,卵石池底淤积大量的泥沙,卵石缝隙之间的泥沙清理很困难。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北方人工湖水都是很脏的一滩死水,根本谈不上景观效果而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同时连接景观水体水池和中水蓄水池;包括:中水进水管,中水进水管截门,中水进水管旁通管,中水进水旁通管截门,中水出水管,中水出水管截门,重力过滤管,中水供水加压泵,中水供水管,高压水泵,清淤管,旋喷高压水枪,排污管截门,污泥排水口和污水管道;
景观水体水池池底上方固定安装钢筋网片格栅;
中水进水管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在景观水体水池一侧,具有中水进水管截门;另一路连接中水进水旁通管,同时通过中水进水旁通管连接中水蓄水池,中水进水旁通管上设定中水进水旁通管截门;
景观水体水池另一侧连接中水出水管,中水出水管上设定中水出水管截门,中水出水管连接重力过滤管,同时重力过滤管连接到中水蓄水池;
中水蓄水池底部分别安放一个中水供水加压泵和一个高压水泵,中水供水加压泵连接中水供水管;高压水泵连接清淤管,清淤管穿过景观水体水池底部,设置在景观水体水池底面,且在清淤管上沿着水流方向每间隔固定距离设有一个360度旋喷高压水枪,景观水体水池池底设计有污泥排水口,污泥排水口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管截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中水供水用于建筑内冲厕所,室外绿化浇灌用水及人工湖泊用水的综合循环利用,既没有将宝贵的水资源白白地排掉浪费,节约水资源;又营造了一个能达到高端镜面湖效果的景观水体。
(2)、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实现了人工景观河道及景观湖池底的自洁清淤;人工景观水体由“死水”变成“活水”,流水不腐,促进水质保持。
(3)、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通过对景观水体水池清淤两次,完全保证全年水体的清澈见底。
(4)、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利用一套巧妙的系统装置,使得人工湖池底能经常保持自洁。同时,该装置既能使湖水不间断地高频率换水,而又不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达到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生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湖池底自洁和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1-中水进水管;2-中水进水管截门;3-中水进水旁通管;4-中水进水旁通管截门;5-中水出水管;6-中水出水管截门;7-重力过滤管;8-中水供水加压泵;9-中水供水管;10-高压水泵;11-清淤管;12-旋喷高压水枪;13-排污管截门;14-污泥排水口;15-污水管道;16-景观水体水池;17-中水蓄水池;18-钢筋网片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未经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0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浮式防波堤及其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存梁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