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低发热的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0127.3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龙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冠视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8/00;F21V23/04;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F21Y10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液晶显示器 发热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背光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低发热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背光源设备行业发展迅速,用于背光源的设备也多种多样,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方面的挑战,需求寻找满足客户的解决方案。申请号:200910080228.5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背光源,具体内容为: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灯罩,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棱镜片,所述棱镜片的端部通过棱镜片倾斜面搭设在所述灯罩上,还包括用于固定封装所述导光板、灯罩和棱镜片的边框,与所述棱镜片倾斜面相对应的所述边框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减小所述边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棱镜片倾斜面间距的凸块。本发明通过在用于固定封装背光源组件的边框的特定位置上设置凸块,以减小边框与端部搭设在灯罩上的棱镜片之间的间距,降低异物进入并隐藏于该位置的可能,避免后续出现背光源亮点或背光源暗点,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本新型结构含有上述专利有的优点,但是上述专利背光源发热严重,造成寿命短,不适合应用推广。综上所述,所以我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低发热的背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低发热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低发热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源本体、液晶显示器接口、低发热塑胶背板,所述背光源本体内部设置有光学用增光膜元件;所述光学用增光膜元件端面与印刷式导光板相固连;所述印刷式导光板端面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镶嵌在黑白胶灯管架;所述黑白胶灯管架端面固定在背光源胶框内表面;所述液晶显示器接口末端设置有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表面安装有光源反射片;所述光源反射片与光源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光源控制电路通过导线连接着电源电路模块;所述电源电路模块末端设置有光线调制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背光源胶框表面镶嵌有所述液晶显示器接口;所述液晶显示器接口设置在所述背光源本体端面;所述背光源本体内部安装有所述印刷式导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印刷式导光板末端设置有所述黑白胶灯管架;所述黑白胶灯管架安装在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端面;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与所述光源控制电路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光源控制电路通过导线连接着所述光线调制旋钮;所述光学用增光膜元件镶嵌在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表面;所述光学用增光膜元件与所述光源反射片平行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背光源的低发热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寿命,而且制造成本较低,适合运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1、背光源本体;2、光学用增光膜元件;3、印刷式导光板;4、发光二极管光源;5、黑白胶灯管架;6、背光源胶框;7、液晶显示器接口;8、低发热塑胶背板;9、光源反射片;10、光源控制电路;11、电源电路模块;12、光线调制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低发热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源本体(1)、液晶显示器接口(7)、低发热塑胶背板(8),所述背光源本体(1)内部设置有光学用增光膜元件(2);所述光学用增光膜元件(2)端面与印刷式导光板(3)相固连;所述印刷式导光板(3)端面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光源(4);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4)镶嵌在黑白胶灯管架(5);所述黑白胶灯管架(5)端面固定在背光源胶框(6)内表面;所述液晶显示器接口(7)末端设置有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8);所述低发热塑胶背板(8)表面安装有光源反射片(9);所述光源反射片(9)与光源控制电路(10)相连接;所述光源控制电路(10)通过导线连接着电源电路模块(11);所述电源电路模块(11)末端设置有光线调制旋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冠视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冠视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0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