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装18650电池电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49654.2 | 申请日: | 2015-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7;H01M2/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刘彦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包装 18650 电池 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软包装18650电池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18650锂电池因其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由于钢壳18650电池存在爆炸的风险,目前兴起了一种软包装18650电池,即密封电芯的外壳为成型后的铝塑膜,密封方式为热熔密封,内部卷芯采用的是传统的单电极结构,如图1所示,极耳2焊接在极片1的一端,极耳2与极片1的焊接区3形成有绝缘区4,这种结构存在不能实现持续大功率放电的缺点,一般持续放电电流不会超过12A,否则对电池有致命损伤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限制了软包装18650电池在有高功率输出要求的领域的拓展应用,基于此,设计一种软包装18650电池电极结构还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软包装18650电池电极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极片的电流密度,提高放电倍率性能,拓展了使用领域,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软包装18650电池电极结构,包括极片和极耳,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负极片上均焊接有极耳,极耳焊接在极片的中间位置,极片与极耳的焊接区通过贴高温胶绝缘形成有绝缘区,极耳上设置有极耳胶,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组合卷绕成卷芯主体,卷芯主体的侧边设置有折边体,卷芯主体通过铝塑膜形成有封装区域,卷芯主体的两端设置有顶封边。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的宽度为4mm,厚度为0.1mm,极耳垂直弯折至卷芯主体的圆心处引出,方便封装,也确保电极从电池中心位置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传统技术由于单电极不能持续进行大电流放电的问题,降低极片的电流密度,减小电化学极化,提高电池倍率放电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有高功率输出要求的领域,大大拓展了软包装18650的使用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极片与极耳的焊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极片的卷绕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7,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软包装18650电池电极结构,包括极片1和极耳2,极片1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负极片上均焊接有极耳2,极片1与极耳2的焊接区3通过贴高温胶绝缘形成有绝缘区4,极耳2上设置有极耳胶5,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组合卷绕成卷芯主体6,卷芯主体6的侧边设置有折边体7,卷芯主体6通过铝塑膜形成有封装区域8,卷芯主体6的两端设置有顶封边9。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极耳2的宽度为4mm,厚度为0.1mm,极耳2焊接在极片1的中间位置,通过使用该尺寸的极耳2,调整18650单电极极耳2的位置,将正、负极极耳2的焊接位置调整至极片1的中间位置,这种结构调整的目的是缩短在电池充放电时,电化学反应电子转移的路径,降低极片的电流密度,减小电化学极化,提高电池倍率放电性能。
此外,所述的极耳2弯折垂直设置在卷芯主体6的圆心处,便于封装,确保电极从电池中心位置引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极耳2焊接在极片1中间位置时,相比传统方式极耳2焊接在极片1一端,极片1上各点到极耳2位置的路径总和要小得多,即极片1各点上的电子转移到极耳2上,或者极耳2上的电子转移到极片1各点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电化学反应时电子的转移速度,降低电化学极化,提高倍率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现方法如下:(1)采用高倍率工艺配方,制作正、负极片;
(2)调整18650正、负极极片极耳2的焊接位置,将极耳2焊接位置由原来的极片1一端调整至极片1的中间部位,并对焊接区3贴高温胶绝缘,改进后的极片焊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
(3)极片1制作完成后,将正极、负极、隔膜组合在一起进行卷绕,卷绕后卷芯结构如图3所示;
(4)为方便封装、确保电极从电池中心位置引出,需在包装前对卷芯折极耳处理,即将正、负极耳2进行垂直弯折至卷芯主体6的圆心出引出,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9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大容量电池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