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及折叠器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9360.X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鹏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2 | 分类号: | B60R1/0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5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后视镜 驱动器 折叠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面驱动器及折叠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及折叠器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后视镜是机动两轮车驾驶员观察身后车辆及行人的一个重要部件,大部分后视镜镜壳与金属镜杆连接。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920295211.7,名称为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包括底座、设在底座内的两个电机、两个传动齿轮、两个呈半环形的齿条,所述每个齿条的内侧表面上均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所述每个齿条的底部均设有导轨,所述两个齿条在同一个圆的圆周上,所述两个齿条的假设圆的中心轴线与两个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每个传动齿轮的轴线与对应的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可供对应的导轨滑配合的两个弧形槽。该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齿条安装简单、装配效率高、更换方便且不会损坏其他零部件。但是该实用新型中当镜面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会出现打滑和烧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及折叠器操纵装置,当镜面驱动器及后视镜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能有效防止由于电流超大出现烧机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及折叠器操纵装置,包括转动轴、介子卡簧、弹性体和斜齿轮;
其中,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斜齿轮安装台;所述转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斜齿轮的中心孔且所述斜齿轮的下端面贴合所述斜齿轮安装台的上表面;
所述斜齿轮安装台的上表面设置为主动摩擦面,所述斜齿轮的下端面设置为形成驱动斜齿轮与转动轴连动摩擦力的从动摩擦面;
所述斜齿轮设置有由上端面向下延伸的内置槽;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内置槽内;所述弹性体的主体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部上,两端贴合所述弹性的上端。
优选地,还包括耐磨片;
所述耐磨片设置在所述内置槽的槽底;所述弹性体贴合所述耐磨片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斜齿轮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凸点面;所述凸点面与所述斜齿轮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台阶面。
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轴上端设置有与介子卡簧相配合的卡槽;
所述弹性体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所述介子卡簧、所述弹性体和所述斜齿轮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斜齿轮的中心孔与所述转动轴的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
优选地,所述内置槽设置在所述斜齿轮的中心孔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斜齿轮安装台的上表面设置为主动摩擦面,斜齿轮的下端面设置为形成驱动斜齿轮与转动轴连动摩擦力的从动摩擦面,从而可以在主动摩擦面和从动摩擦面之间形成摩擦力,以防止打滑;
2、本实用新型在内置槽的槽底设置有耐磨片,提高了耐磨性能;
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为转动轴;
101为凸点面;
102为卡槽;
2为介子卡簧;
3为弹性体;
4为斜齿轮;
401为内置槽;
402为中心孔;
5为耐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及折叠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1、介子卡簧2、弹性体3和斜齿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鹏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鹏岳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9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尾座小车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套管用可调式定长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