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8973.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麦练智;卢伟光;彭育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G03B13/34;G03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光学 防抖音圈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防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现今微型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的技述已被广泛应用在高端的手机,能有效地降低在低光环境下拍出模糊照片的机率,以及减少影片中令人困扰的抖动。但是,相对于一般自动对焦马达,防抖音圈马达的设计比较复杂,生产良率及效率较低,造价成本较高。因此,所述技术还未普及到中端及低端手机,大部份的手机用家仍未能享受到该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目前,微型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可分为三类,其名称及防抖原理如下:
一、相机模块移轴式:音圈马达控制把镜头和影像传感器一起转动。
二、镜头平移式:音圈马达控制镜头平移,影像传感器不动。
三、镜头移轴式:音圈马达控制镜头转动,影像传感器不动。
上述三种马达各有优点,但镜头移轴式马达的结构相对简单,
现今的镜头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结构,包含一个外壳、一个底座、至少一组弹性材料、至少三组磁石、至少三个独立线圈、及一个镜头载体。外壳及底座组成不动结构;弹性材料连接包含镜头载体的活动结构,以及不动的结构,组成一个多自由度的弹簧振子系统,让镜头能作两个方向的偏转(供光学防抖用),及一个沿光轴的位移(供自动对焦用)。线圈和磁石可以分别位于不动及活动结构,或分别位于活动及不动结构。
按镜头载体和弹性材料组成可动它们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镜头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包含至少两组通电弹性材料。该类马达的通电弹性材料,必须有弹性,能够导电(例如金属),而且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可能被电流通过(例如通电至线圈)。所述两组通电弹性材料将镜头载体的上方、下方和不动的结构连接。由于这一类结构需要把镜头载体和位于载体上方及下方的通电弹性材料进行机械连接(例如用胶水),并把在镜头载体上的线圈及两组弹簧进行电路连接(例如用焊锡),因此增加生产上的难度。并且,因为线圈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位于上方的作为共同端的通电弹性材料以及位于下方的作为电流输入端的通电弹性材料,可见,整个回路的线路较长,容易对附近的元件(特别是影像传感器)产生电磁干扰。另一方面,移轴式马达需要容易移轴式偏转,因此上组通电弹性材料的弹簧系数需要比下组弹性材料低,导致其抗跌性低,降低这一类马达在跌落测试中的可靠性。
第二类镜头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只包含一组通电弹性材料连接镜头载体及不动结构。镜头载体可以包含三个线圈。一个控制镜头沿光轴移动,达致自动对焦;另外两个则控制镜头作两个方向的移轴偏转,达致光学防抖。但是,对焦线圈的平均位置及移轴线圈的平均位置远离磁石的平均位置。当马达行程改变时,通过线圈的磁场密度很容易出现非线性的改变,导致马达特性出现非线性。为了达到理想的对焦及防抖效果,这一类马达需要复杂的控制及调试系统,增加整个防抖系统及调试系统的成本。
第三类镜头移轴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不包含通电弹性材料,只包括一至两个弹性材料,并连接包含镜头载体及磁石的活动结构。由于该类马达的活动结构不需要电路连接,它们比第一及第二类马达更有利于生产。另一方面,第一及第三类马达的对焦及移轴线圈的平均位置能够很接近磁石的平均位置,所以能避免第二类马达出现的非线性问题。但是,第三类马达的磁石位于活动结构。当有其他外来强力磁场接近它们,其表现可能受到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良好线性特性及不容易受外来磁场影响的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磁石、镜头载体、通电弹片以及线圈;两块所述的磁石构成一组,每组的两块磁石上、下并排设置,并且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线圈由通电线绕成,每个线圈具有第一线端以及第二线端;所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包括一块所述的通电弹片、至少三组所述的磁石以及至少三个所述的线圈;所述至少三组磁石均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至少三个线圈均安装在所述镜头载体的外壁上,每个所述的线圈均与一组磁石相对设置;所述通电弹片与所述镜头载体的底部及外壳或下排磁石的底部机械固定连接,所述通电弹片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导电通路,每个所述导电通路与每一线圈相对应,其具有彼此分隔且相邻的输入端以及共同端,各个线圈的第一线端、第二线端分别与相应的导电通路的输入端以及共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的导电通路输入端彼此不连接,各个所述的共同端之间彼此不连接或至少有两个相互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8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