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5414.5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幸 |
主分类号: | F23G5/34 | 分类号: | F23G5/34;F23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这就造成了城市的每天生活及其它领域的各种垃圾的数量猛增,而这些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就是建设垃圾填埋场或者露天焚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会给空气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所以焚烧炉的诞生给垃圾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的焚毁碳化,以达到消毒及处理垃圾的目的。
但是,一般的垃圾焚烧炉焚毁垃圾时并不能对这些垃圾完全燃烧,这就会造成很多有毒气体的产生,这些有毒气体产生之后并未进行及时处理,就会排放到空气之中,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灰尘的排放,虽然并未占用土地资源,但依然会造成对空气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通过补氧器的设置可以加大垃圾的完全焚烧分解,有效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同时烟囱的内部设置可以有效的杜绝有毒气体以及灰尘排放到大气中,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包括垃圾焚烧炉本体,所述垃圾焚烧炉本体包括述炉体,所述炉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炉体内部设有燃烧室、燃料进口、垃圾进口和废渣出口,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烟火缓冲道,所述烟火缓冲道一侧设有烟囱,所述烟囱与烟火缓冲道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烟囱底部设有烟囱支架,所述烟囱支架与烟囱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炉体一侧设有补氧器,所述补氧器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补氧器通过对接管连接,所述补氧器一侧设有给氧管道,所述给氧管道与炉体通过对接安全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给氧管道底部设有安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垃圾进口一侧设有炉门,所述垃圾进口一侧设有炉门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囱内部设有气体处理器和吸尘器,所述烟囱内部设有排放管,所述气体处理器和吸尘器与排放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囱底部设有废物管道,所述废物管道与烟囱内部排放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可调风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通过补氧器的设置可以加大垃圾的完全焚烧分解,有效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安全阀门和对接安全门的设置可以完全排除使用补氧器可能带来的威胁,同时烟囱的内部气体处理器和吸尘器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杜绝有毒气体以及灰尘排放到大气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炉烟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焚烧炉本体;2、炉体;3、烟火缓冲道;4、燃烧室;5、烟囱;6、底板;7、燃料进口;8、废渣出口;9、补氧器;10、对接管;11、支架;12、给氧管道;13、安全阀;14、对接安全门;15、炉门;16、炉门卡扣;17、垃圾进口;18、连接管;19、烟囱支架;20、废物管道;21、可调风门;22、气体处理器;23、吸尘器;24、排放管;25、连接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幸,未经陈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5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外壳用气缸式折边机构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极耳绝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