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杯收纳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905.6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扶忠 |
主分类号: | A47G23/02 | 分类号: | A47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杯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筒,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茶杯收纳筒。
背景技术
传统的茶杯放置在桌面上容易受到灰尘的污染,即使通过一些容器装放,也容易出现在摆放时,茶杯叠放而导致茶杯内的水不容易蒸发,且使用容器存放带有把手的茶杯时,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茶杯收纳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杯收纳筒,包括筒体,其中所述筒体顶部铰接有与筒体大小相适应的筒盖,在筒体外侧壁上设有收纳筒把手,所述筒体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待存放茶杯的把手相适应的缺口。
上述的一种茶杯收纳筒中,在筒体下侧设有储水筒,在筒体内底面设有若干与储水筒相连通的出水孔。
上述的一种茶杯收纳筒中,所述储水筒侧壁上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胶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与待存放茶杯的把手相适应的缺口,能够和筒体配合固定茶杯,在筒体下侧设置储水筒能够收集水杯上滴落的水,再由通孔处排出,使放置在筒体内的茶杯能够保持干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体1、筒盖2、收纳筒把手3、缺口4、储水筒5、出水孔6、通孔7、胶塞8。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杯收纳筒,包括筒体1,其中所述筒体1顶部铰接有与筒体1大小相适应的筒盖2,在筒体1外侧壁上设有收纳筒把手3,所述筒体1沿竖直方向设有与待存放茶杯的把手相适应的缺口4。采用这种结构,将茶杯依序存放入筒体1内,茶杯的把手外露在缺口4处,起到固定茶杯的同时,又能节省摆放茶杯的空间。
同时,在筒体1下侧设有储水筒5,在筒体1内底面设有若干与储水筒5相连通的出水孔6。优选的,所述储水筒5侧壁上设有通孔7,在通孔7内设有胶塞8。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储水筒5能够收集筒体1内茶杯上的水,使筒体1内的茶杯保持干燥。
使用时,打开筒盖2,将洗好的茶杯依序倒扣放入筒体1内,并使茶杯的把手外露在缺口4处,储水筒5能够收集茶杯上的水,使筒体1内的茶杯保持干燥。当需要使用茶杯时,打开筒盖2,通过茶杯的把手即可轻松的取出茶杯。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扶忠,未经陈扶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