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3566.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涛 |
主分类号: | B60K5/00 | 分类号: | B60K5/00;B60K17/344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张玉致 |
地址: | 13231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拉机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拉机底盘。
背景技术
以往技术中拖拉机的柴油机置于机架前部,直接驱动前轮使拖拉机行走,由于拖拉机是牵引机具,重物大多装在拖拉机后方的货箱中,上述结构的缺点是:当拖拉机行驶到上坡地或前驱动轮压到松软湿滑路面时,由于货物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后轮上,且货物的重量要远大于柴油机的重量,导致后轮的滚动阻力大于前驱动轮的滚动阻力,使拖拉机的前驱动轮产生打滑的现象,需要卸载货物减轻后轮阻力,驶出受阻路段后,再将卸下货物装回到货箱中,费时费力,即便在空载行驶时,遇到较大的上坡路时,车身前部扬起,车身大部分重量又落回到后轮上,还会导致前驱动轮打滑,解决方案是采用倒车上坡,让重心落在前驱动轮上,但操作过程比较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拉机底盘,使用本技术底盘的拖拉机,能增强拖拉机的道路通过性,能让拖拉机在上坡路段或松软湿滑路面行载重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拉机底盘,具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的前部装有转向驱动桥,转向驱动桥的桥壳通过前桥安装梁与机架固连,转向驱动桥两侧的前轮轴上分别装有前车轮;机架的后部装有双动力输出变速箱,该变速箱具有横向输出轴和纵向输出轴,变速箱的箱体通过变速箱安装梁与机架连接,变速箱的横向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装有后车轮;机架的中部固连有托架,托架上装有分动箱和拖拉机用柴油机,柴油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动力连接,变速箱的纵向输出轴通过第一万向节传动轴与分动箱的动力输入端动力连接,分动箱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传动轴与转向驱动桥的动力输入端动力连接。
所述柴油机上装有启动电机,启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装有主动齿轮,柴油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固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横向输出轴的两端的轴管通过钢板弹簧减震器与机架弹力连接,所述的变速箱安装梁与机架柔性连接。
所述的第一万向节传动轴具有长轴、短轴和轴座,其中轴座与托架固连,短轴的轴体装在轴座内,短轴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分动箱的动力输入端动力连接,短轴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长轴的一端连接,长轴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变速箱的纵向输出轴动力连接。
所述的机架由焊接一体的前梁和后梁组成,前梁的横宽小于后梁的横宽,前、后梁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固连有副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柴油机中置在机架上,使柴油机的重力平均分布给四个轮胎,保证空载时拖拉机也能顺利驶过上坡路段和松软湿滑路面,将变速箱装在机架后部用于驱动后轮,在载重时重物压在后轮上,能增加后轮抓地力,使拖拉机的道路通过性增强,能让拖拉机在上坡路段或松软湿滑路面载重行驶,本技术拖拉机底盘后车轮的驱动方式是:发动机、变速箱(横向输出轴)、后车轮动力依次连接;本技术中使用了转向驱动桥用于驱动前车轮,使用了双动力输出变速箱给予转向驱动桥动力,纵向输出轴输出动力通过分动箱传递给转向驱动桥,使本技术的拖拉机具有四轮驱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其在上坡路段或松软湿滑路面行载重行驶的能力,本技术拖拉机底盘前车轮的驱动方式是:发动机、变速箱(纵向输出轴)、分动箱、转向驱动桥、前车轮动力依次连接;由于柴油机在机架的中部位置,所以用摇把去启动柴油机比较费力,利用启动电机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柴油机的动力输出端旋转从而启动柴油机,能节省人力和启动时间;用变速箱两横向输出轴代替以往技术中的载重后轴时,两横向输出轴的工况条件变得更加恶劣,采用钢板弹簧减震器能有效缓冲两横向输出轴所承受的冲击力,使两横向输出轴工作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分动箱大多小于柴油机的机体,通过短轴能弥补分动箱与柴油机长度不匹配的问题,曲拐第一万向节传动轴能使动力传输时不会与柴油机发生干涉,使本底盘工作更可靠;采用窄前梁和宽后梁的结构,能让前车轮具有足够转向空间,还能使后梁上安装较宽的货箱,副机架能增加底盘的宽度,用于安装驾驶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底盘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底盘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底盘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涛,未经王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3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窗电动推杆装置
- 下一篇:汽车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