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汽车防水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256.2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9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邓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黎鑫 |
主分类号: | B60J11/00 | 分类号: | B60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式 汽车 防水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指一种充气式汽车防水保护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国产汽车价格相对较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很多用户选择将汽车停放在户外路上,但是,汽车停放在户外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特别是南方地区,遇到暴雨天气,城市积水,往往容易造成汽车浸水,同时,停放在室内停车场内的汽车也存在浸水危险。水被淹没过车轮深度达到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称为浸水车,车身的底下如果被水长期进行浸泡,由于机动车的车身底部长时间与水进行接触,浸水的程度在很大方面存在不同,对于泡水车来说,可以有三个不同级别来进行判断,水位如果超出了车的底盘,就叫这种车是浸水车,如果水位超出了机油尺,可以称之为半泡水车,如果水位已经超出了引擎盖子,或是仪表盘板面的话,那么就叫全泡水车,泡水车,对于安全行驶来说会存在很大程度的隐患,其危害也很大,当浸泡时间越长,所发生的故障问题就越高,因为齿轮和皮带都会被泥砂所覆盖,没有办法进行处理,所以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对于机动车来说,由于车辆被水浸泡时间越长,会造成很多部件受到水的浸泡变得损坏严重,这种泡水车可以看成非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突然熄火,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安全气囊无法打开等诸多问题。
由于汽车浸水是近年出现的问题,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未有一种妥善解决汽车浸水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防止汽车浸水的充气式汽车防水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气式汽车防水保护套,包括套体及上沿气囊体,其中,上述套体为矩形盒状结构,套体内部为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顶部为开放面,该安装空间内放置汽车;上述上沿气囊体沿套体的顶部侧边延伸设置,并与套体的侧边固定连接,气囊体内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内充有气体。
优选地,所述的套体为尼龙布结构体,套体为柔性结构,初始状态为自然重叠结构,该状态下套体中部为放置空间,以便放置汽车。
优选地,所述的上沿气囊体由PVC材料形成矩形框体结构,上沿气囊体与套体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上沿气囊体上设有充气嘴,充气嘴与上沿气囊内部连通,以便对上沿气囊体进行充气放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创造性设计,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充气式汽车防水保护套,该保护壳根据汽车实际使用及停放情况进行巧妙设计,形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包括套体及上沿气囊的保护结构,套体采用环保尼龙材料,上沿气囊采用PVC材料;在初始状态下,套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重叠放置在地面上,且上沿气囊为未充气状态,套体中部形成放置空间,使用者将汽车开入放置空间内,并位于上沿气囊的内侧,然后将气囊充气,使气囊内部空腔结构呈充气状态;如果周围环境未下雨,则保护壳结构不发生变化,如果汽车周围开始浸水,则充气状态下的上沿气囊会随着水位不断上升,在浮力作用下不断将套体向上拉伸,使套体内部形成安装空间,以便将汽车包裹在内,防止套体外部的水流浸入汽车内,有效地防止汽车浸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浮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气式汽车防水保护套,包括套体1及上沿气囊体2,其中,上述套体1为矩形盒状结构,套体1内部为安装空间A,安装空间A的顶部为开放面,该安装空间A内放置汽车;上述上沿气囊体2沿套体1的顶部侧边延伸设置,并与套体1的侧边固定连接,气囊体2内部为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内充有气体。
套体1为尼龙布结构体,套体1为柔性结构,初始状态为自然重叠结构,该状态下套体1中部为放置空间B,以便放置汽车。
上沿气囊体2由PVC材料形成矩形框体结构,上沿气囊体2与套体1的顶部侧边固定连接。
上沿气囊体2上设有充气嘴3,充气嘴3与上沿气囊2内部连通,以便对上沿气囊体2进行充气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黎鑫,未经邓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9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备箱锁钩固定板
- 下一篇:一种门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