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柔性桥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2992.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华;代彤;郑建红;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1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柔性 桥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面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柔性桥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桥面铺装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主要包括在桥面板上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沥青防水封层、下面层和上面层,由于上、下面层均采用较厚的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多次对路面进行振动、碾压,对桥梁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施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柔性桥面铺装结构,能够减小整体结构面层厚度,施工中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振动、碾压,从而减小对桥梁及周边影响,并降低施工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柔性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桥面板,所述桥面板上由下向上依次设有防水粘结层、下面层和上面层,其中,所述防水粘结层为高分子环氧树脂,所述下面层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所述上面层为薄层环氧抗滑层路面。
防水粘接层采用高分子环氧树脂,其防水性能及与桥面的粘结性均优于沥青防水层,上面层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增强了路面的抗滑性能,下面层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提高了桥面的水密性和耐久性,由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具有自流成型的特性,因此施工中不需要对路面振动、碾压,对桥梁及周边影响较小。
为使上、下面层能够紧密结合,所述下面层和上面层设有粘层,该粘层为改性乳化沥青。
所述下面层的厚度为60~100mm,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80mm,该结构能够在保证下面层承载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小面层厚度,以控制施工成本。
所述上面层为厚度为5~10mm的薄层抗滑路面面层,以增强路面的抗滑性能。
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组合式柔性桥面铺装结构,其整体结构面层较传统沥青混凝土薄,施工中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振动、碾压,对桥梁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面板,2-防水粘结层,3-下面层,4-粘层,5-上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组合式柔性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桥面板1,该桥面板1上由下向上依次设有防水粘接层2、下面层3、粘层4和上面层5,其中,防水粘接层2为高分子环氧树脂,其防水性能及与桥面的粘结性均优于传统的沥青防水层。
下面层3和上面层5之间的粘层为改性乳化沥青,下面层3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时,直接在高温流动状态下建筑摊平,成为高密度的铺装面层,不需要对路面进行振动、碾压,施工方便,且对桥梁及周边环境影响小。
上面层5采用厚度为5~10mm的薄层环氧抗滑层路面,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由于层环氧抗滑层路面的材料是一种流体砂浆,其自流性可以保证铺装表面的平整度达到施工要求,因此,施工上面层5时,只需要操作人员采用人工涂布的方式进行铺装即可,无需机械设备碾压。
为保证较好的铺装效果,并节约施工成本,下面层3厚度控制在60~100mm,较优的方案是80mm,粘层4厚度一般取1~3mm。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2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盖式电动车电源
- 下一篇: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风电场高压穿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