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烟末的靠拢鼓轮导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2827.X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斌;曹文知;刘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C5/00 | 分类号: | A24C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靠拢 导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烟末的靠拢鼓轮导轨装置。
背景技术
卷烟接装机的靠拢鼓轮导轨装置是设置在靠拢鼓轮和搓烟轮交汇处,其作用是防止“组烟”(“烟支+滤嘴+烟支”)上的接装纸皱折及移位。靠拢鼓轮导轨装置包括导板支撑杆、提板和导板组成,提板和导板组合在一起,安装在支撑杆上。工作时,导板起导向作用,护住接装纸片,以保证卷烟搓接质量。但是烟支在靠拢鼓轮和搓烟轮输送过程中产生会产生烟末,而烟末通过靠拢鼓轮、搓板和搓烟轮的搓接作用后,被搓入双倍长度的滤嘴卷烟中,形成夹末或嘴皱等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烟支在靠拢鼓轮和搓烟轮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烟末吸走,可有效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减少夹末和因夹末引起的嘴皱等质量缺陷的吸附烟末的靠拢鼓轮导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烟末的靠拢鼓轮导轨装置,包括导轨、导轨提板和导轨支撑杆,所述导轨支撑杆、导轨和导轨提板内部均设有风道且所述导轨提板、导轨和导轨支撑杆内的风道相互连通形成吸风腔,所述吸风腔设有出风口和吸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导轨支撑杆上,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导轨提板上,所述导轨提板上设有两个吸风口,两个所述吸风口设置在靠拢鼓轮和搓烟轮交接部位,且两个吸风口分别面向靠拢鼓轮和搓烟轮,所述出风口通过管路与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连接。
所述管路内设有烟末收集装置。
所述导轨支撑杆的出风口与管路的一端连接,为导轨和导轨提板提供吸风,所述管路的另一端通过快换气接头与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连接。
所述导轨支撑杆、导轨和导轨提板相互连接处均为密封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装置通过对导轨装置进行改进,在导轨、导轨提板和导轨支撑杆内设置风道,通过与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连接给风道提供吸风,同时将两个吸风口分别对准靠拢鼓轮和搓烟轮交接部位的靠拢鼓轮和搓烟轮,保证靠拢鼓轮和搓烟轮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烟末能完全被吸风口吸入,导轨支撑杆通过快换气接头与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连接,方便与卷烟接装机的主通风系统吸气室连接。
综上所述,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较好,可有效解决YJ27卷烟接装机因接装纸粘附烟末引起的嘴皱质量缺陷,提升了YJ27卷烟接装机的卷烟质量,降低嘴皱质量缺陷废烟剔除量,效益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搓烟轮和靠拢鼓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2、导轨提板,3、导轨支撑杆,4、搓烟轮,5、靠拢鼓轮,6、出风口,7、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8、快换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吸附烟末的靠拢鼓轮导轨装置,包括带有风道的导轨支撑杆3、导轨提板2和导轨1,还包括快换气接头8和气管。在卷烟接装机的主通风系统的吸气室7上设计快有换气接头8,所述导轨支撑杆3、导轨1和导轨提板2内部的设有风道且所述导轨提板、导轨和导轨支撑杆内的风道相互连通形成吸风腔,所述吸风腔设有出风口6和吸风口,所述出风口6设置在导轨支撑杆3上,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导轨提板2上,所述导轨提板2上设有两个吸风口,两个所述吸风口设置在靠拢鼓轮5和搓烟轮4交接部位,且两个吸风口分别面向靠拢鼓轮5和搓烟轮4,所述出风口6通过管路与卷烟接装机主通风系统吸气室7连接,在管路内设有烟末收集装置或者直接利用主通风系统的除尘管网来对烟末进行收集。
工作时,主通风系统的吸风进入吸气室,经快换气接头8、气管、导轨支撑杆3进入吸风腔,与导轨提板2的吸风口相接,通过导轨提板2收集靠拢鼓轮和搓烟轮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烟末,并将烟末送入到主通风系统的除尘管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2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