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循环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750.4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曙光;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繁(北京)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大 空间 空调 循环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调循环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和人们对工作环境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大空间顶棚型空调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除了要求系统节能外,还要考虑能够充分冷却空气,在保证冷却空气的同时,也要保证表冷器表面的冷凝水不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另外,现有的高大空间空调循环机组不能很好的使空气有效分散,不能保证高大空间的每个区域都能够达到换风换气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效果好、冷凝水回收效果好,且换风换气效果好的多功能高大空间空调循环机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大空间空调循环机组,包括外壳、过滤器、板式表冷器、冷凝水挡水板、风机、空气布送器和电动执行机构,所述过滤器、板式表冷器、冷凝水挡水板、风机和空气布送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冷凝水挡水板一端连接有接水盘;所述冷凝水挡水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多个横截面呈“S”形的挡水片,所述“S”形的一侧为第一挡水面,所述“S”形的另一侧为第二挡水面,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穿过各挡水片的挡水面;所述第一挡水面包括上凸面和下凹面,所述第二挡水面包括上凹面和下凸面,所述上凸面与下凹面的转折处向上延伸出第一挡水边,所述下凸面上向上延伸出第二挡水边,所述前一个挡水片的第一档水边位于后一个挡水片下凸面的最远凸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水边与第一挡水面之间形成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二挡水边与第二挡水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朝向冷凝水挡水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排水槽与板式表冷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3°-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式表冷器下方设置冷凝水挡水板,并在冷凝水挡水板一端设置冷凝水接水盘,可将板式表冷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收集,避免冷凝水随风吹出,且板式表冷器能够充分将吹出的风制冷,出风的温度分布均匀;②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水挡水板由多个横截面呈“S”形的挡水片平行串联组成,各挡水片之间留有间隙,可将经表冷器冷却的冷风顺利排出,且挡水片的各挡水面呈弧形设置,不会对排风造成很大的压力,有利于风机的正常运行;③本实用新型的挡水片通过在挡水片“S”结构的两个凸面处设置挡水边,使冷凝水能够随第一挡水面和第二挡水面滑入排水槽内收集起来,且前一个挡水片的第一档水边位于后一个挡水片下凸面的最远凸出端的上方,使溅落的冷凝水都能够收集起来,为冷凝水的收集提供了双重保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底部均设有圆弧形的导流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的底部设置圆弧形的导流面,防止挡水边与挡水面相连的缝隙处残留水渍,使冷凝水的排出更加顺畅。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槽与板式表冷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设置排水槽的倾斜角度,可节省循环机组内部空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
进一步,所述空气布送器包括圆盘、角度调节装置、设置在圆盘下方的多个导流叶片,所述圆盘上表面固定在风机的底部,所述圆盘与外壳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多个导流叶片竖直均匀分布在圆盘下表面的边沿,所述导流叶片上端与角度调节装置相连,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圆盘相连,所述导流叶片的导风面与圆盘垂直;所述导流叶片与圆盘边缘的连接点的切线方向与导风面之间的夹角为15°-80°;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圆形喷嘴孔,所述喷嘴的直径大于圆盘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空气布送器上设置角度调节装置,可随时调整导流叶片的吹风角度,根据附壁效应形成扩张气流,来达到有效的送风距离;且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叶片角度设置合理,使出风柔和,舒适性较高。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上设有长圆孔,所述调节片通过螺钉在长圆孔内旋紧实现与圆盘的贴合固定,所述导流叶片与调节片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叶片的导风面与长圆孔的长轴之间的夹角为30°-6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长圆孔,可通过手动转动或移动调节片的位置来调节导流叶片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繁(北京)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繁(北京)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