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空气清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338.2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毕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F24F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5001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空气 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空气清新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全球空气污染很严重,人类健康正面临着“室内空气污染”的威胁。因此,人们需要专门的空气清新装置——空气清新机。现代人大部分时间居于室内,办公环境的空气质量非常恶劣,容易给人身体造成危害也易使人疲劳,而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清新剂不方便携带,不适宜办公环境的便携使用,特别是针对移动办公的人气更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空气清新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清新机体积大、重量大、不方便携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空气清新机,从下之上依次包括:主控模块1、过滤模块2、异味去除模块3、负离子产生器4,各个模块之间按顺序堆叠放置,依靠磁性机构进行固定,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侧面的进风口11及前置滤网、主控制器12、电机13、风扇14、充电接口15和锂电池16,所述主控制器12与所述电机13、风扇14、负离子产生器4连接,所述充电接口15和锂电池16与所述主控制器12、电机13、负离子产生器4连接,所述负离子产生器4上部设有出风口4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组装、便于移动、性能可靠,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自动空气清新机的结构示意图,从下之上依次包括:主控模块1、过滤模块2、异味去除模块3、负离子产生器4,各个模块之间按顺序堆叠放置,依靠磁性机构进行固定,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侧面的进风口11及前置滤网、主控制器12、电机13、风扇14、充电接口15和锂电池16,所述主控制器12与所述电机13、风扇14、负离子产生器4连接,所述充电接口15和锂电池16与所述主控制器12、电机13、负离子产生器4连接,所述负离子产生器4上部设有出风口41。
其中,所述过滤模块2包括HEPA高效滤网。
所述异味去除模块3包括活性炭或固体芳香剂。
所述主控模块1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7、异味传感器18、颗粒物传感器19、显示屏2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7、异味传感器18、颗粒物传感器19、显示屏20与所述主控制器12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主控制器12控制各部件,当其工作时,电机13带动风扇14开始转动,被污染的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清新机主体,经过层层净化后,最终变成清新的空气从出风口41流出,各个模块之间为磁性堆叠放置,方便拆卸和组装。
前置滤网可以滤除空气中的大颗粒,包括大颗粒灰尘、绒毛及毛发等;异味去除模块3来吸收常见的室内异味及化学气体,带来令人愉悦的洁净空气;电机13有高、中、低风三种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对风速进行调整;负离子产生器4能够释放负离子,使空气更清新怡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组装、便于移动、性能可靠,且节能环保。
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或者组合某些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部署。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