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9915.4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五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30 | 分类号: | B65H54/30;B65H54/7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线机,具体讲是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线的收线机,属于电缆制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通过需要利用收线机对最后成品电缆进行盘起收集。现有的收线机包括电机、减速机构、支架、线盘和线盘控制机构,线盘活动安装在支架,电机驱动减速机构带动线盘旋转,操作人员通过线盘控制机构控制线盘的换向摆动,实现电缆的分层缠绕,其不仅加大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精力,造成人力资源成本浪费,而且缠绕过程不便于控制,影响电缆缠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线盘换向摆动的收线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线机,包括机架、轨道、线盘、机架驱动机构、线盘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车轮,车轮设置轨道上,所述机架驱动机构驱动车轮沿轨道运行,所述线盘安装在机架上并与线盘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机架驱动机构和线盘驱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轨道上设有两个红外感应点,两个红外感应点之间的距离为线盘长度的两倍,机架位于两个红外感应点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盘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机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盘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减速箱和电机,所述转轴安装在机架上,转轴的一端与减速箱连接,电机连接减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任何一个红外感应点时,控制单元控制机架驱动机构进行反向运转驱动机架向反方向运行,实现线盘自动分层收线,全程无需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的占用,并且提高了收线质量;(2)、线盘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机架,以便于快速地更换线盘;(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主要用于各类成品缆线的收集,包括机架1、两条平行的轨道8、线盘3、机架驱动机构6、减速箱4、电机5和控制单元7。机架1为两根竖向立柱,两根竖向立柱的顶部通过横杆11连接,形成门形结构。机架1的下方安装四个车轮2,四个车轮2设置在两条平行的轨道8上,可带动机架1沿轨道8运行;机架驱动机构6安装在机架1上,机架驱动机构6连接并驱动车轮2沿轨道8左右运行,机架驱动机构6电连接制单元7。机架驱动机构6及其与驱动车轮2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收线机中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再具体描述。控制单元7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
机架1的左右两侧的下方分别设有红外感应器9,两个红外感应器9电连接控制单元7。轨道8上沿其轴向设有两个红外感应点10,两个红外感应点10之间的距离为线盘3长度的两倍。机架1位于两个红外感应点10之间。
线盘3通过转轴12拆卸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转轴12的一端与减速箱4连接,减速箱4与电机5输出轴连接,电机5连接控制单元7。电机5通过减速箱4驱动线盘3旋转,实现收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启动收线机后,电机5驱动线盘3旋转进行持续收线,与此同时机架驱动机构6驱动车轮2带动机架1沿轨道向右侧缓慢运行,带动线盘3进行第一层排线;当机架1右侧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轨道8右侧的红外感应点时,此时缆线正好收集到线盘3最左侧,红外感应器向控制单元7反馈信号,控制单元7发出指令控制机架驱动机构6驱动车轮2带动机架1沿轨道向左侧缓慢运行,带动线盘3进行第二层排线;当机架1左侧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轨道8左侧的红外感应点时,此时缆线正好收集到线盘3最右侧,红外感应器向控制单元7反馈信号,控制单元7发出指令控制机架驱动机构6驱动车轮2带动机架1沿轨道向右侧缓慢运行,带动线盘3进行第三层排线;以此反复直到线盘3收满后,更换空盘后再进行收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五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五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9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幕布边杆拉直装置
- 下一篇:磁性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