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水余压能闭环回收循环水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7951.7 | 申请日: | 2015-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荣;乔豫川;王小飞;孔庆堂;朱自成;孔义;卓春友;叶文华;罗小松;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瓦特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04B17/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水 余压能 闭环 回收 循环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循环水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回水余压能闭环回收循环水输送系统,适用于回收循环水回水余压能。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循环水输送管网系统中,循环水泵组电机总耗能量Q一般等于以下6部分能耗之和:Q总=Q1 + Q2 + Q3 + Q4 + Q5 + Q6,以上各种能耗的特性分别如下:
在上述工业循环水输送系统的能耗分类中,除Q3、Q5耗能因设备及管网系统固定而固定不变且无法降低或回收外,其余Q1、Q2、Q4、Q6耗能都可以通过合理措施降低、消除或部分被回收。
目前,普通工业循环水系统拖动电机大都采用普通能效等级电机,配置电机能力往往高配20%以上,运行过程中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同样,循环水泵的扬程往往高出上水管11运行压力20%以上,泵出口调节阀前后、各换热器进口阀门前后普遍存在0.1MPa以上的节流压差,另外循环水回水余压一般在0.2MPa左右,高的甚至高达0.3MPa以上,除部分在上凉水塔时有效利用外,较多压力被消耗在上塔阀门前后,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导致循环水系统总体效率低下,能源浪费非常严重。
虽然采用高效稀土永磁电机、三元流高效节能泵可以将Q1耗能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至20%以内,但因设备二次投资金额巨大而带来的能耗下降量十分有限,生产企业自主投资回报动力不足,因此,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水泵在循环水系统推广并不顺利。但同时,循环水系统仅仅采用变频调速、优化叶轮直径或智能化控制等措施都能稳定降低Q2、Q4耗能,因其投资低节能效果直观而且明显,目前正被广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瓦特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瓦特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7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式冷却塔专用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陶瓷辊道窑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