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740.1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7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萧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金瑞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C0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腔道 格栅 结构 改良 软水机 流体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属于环保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污染,我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资源正在不断地遭到破坏污染。水中的盐离子含量也不断增加,如钙镁等离子过多的水会加剧对设备的腐蚀,如果人体摄入过多,也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我们把这样的水定义为硬水。软水机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质硬度。
通常软水机流体阀通过一次性砂型铸造而成,而内部表面精度要求较高的腔道格栅也仅仅是通过铸造保证精度,而现有技术提出铸造加内车加工,大大提升了腔道格栅内部的精度,但为了保证腔道格栅在活塞运动时候的强度,格栅内部的槽需要填实一部分来加固,而这又给内车加工带来了困难。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型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内腔道格栅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以替代传统流体控制阀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其由阀体,出流孔,入流孔,活塞孔,管道格栅,格栅槽组成;所述入流孔数量为1个,出流孔数量为1个,活塞孔为直筒双开口管道结构;所述腔道格栅为5道格栅槽组成,其中所有格栅槽均为精度小于0.1mm的整圆槽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槽底部外壁作加厚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还设置为:所述活塞孔一端有内螺纹,另一端有固定螺丝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原有技术条件下,内部腔道栅格采用直接砂型模浇铸而成,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内部精车加工。而原有设计内部腔道栅格为了保证冲击强度,腔道栅格采用非整圆槽结构,而这样设计在内部精车加工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固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将腔道栅格上的槽设计为整圆结构,且同时在槽底部外壁处加厚,保证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示意图,图2和图3为一种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示意图。
其中结构分别为:1阀体,2出流孔,3入流孔,4活塞孔,5管道格栅,6格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腔道格栅结构改良的软水机流体控制阀,其由阀体1,出流孔2,入流孔3,活塞孔4,管道格栅5,格栅槽6组成。
其中,所述入流孔3数量为1个,出流孔2数量为1个,活塞孔4为直筒双开口管道结构;所述腔道格栅5为5道格栅槽6组成,其中所有格栅槽6均为精度小于0.1mm的整圆槽形结构。
所述格栅槽6底部外壁作加厚处理。
所述活塞孔4一端有内螺纹,另一端有固定螺丝孔。
在原有技术条件下,内部腔道格栅5采用直接砂型模浇铸而成,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内部精车加工。而原有设计内部腔道格栅5为了保证冲击强度,腔道格栅5采用非整圆槽结构,而这样设计在内部精车加工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固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将腔道栅格上的格栅槽6设计为整圆结构,且同时在槽底部外壁处加厚,保证强度。
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流体从入流孔流入阀体内部,活塞通过活塞孔运动,可以控制液体流出的方向,从而实现流体的控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金瑞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金瑞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