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口汇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230.4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宇丰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口 汇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汇流集中地平面排水口顺畅排水,共享多个排水管共同有效排水的排水口汇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建筑风格不断推陈出新,在许多建筑设计多注重建筑风格的美观设计,往往会忽略实际建筑使用者小细节的设计或无法周全设想的问题发生。例如,无论公寓大厦或独栋式楼房的各楼层地板排水设施,因建筑物完成后即很难再变更各楼层及地板上排水管路的变更,一旦实际进住的住户依照个别需求,所配置的使用空间及家电即很难有最适当的安排,例如,浴室或厨房的电冰箱,洗衣机,冷气机等等必须排水的设施,往往因为放置的位置,并无足够的排水口而造成排水的一大问题。其二,在室外排水口,往往因洗衣机单一排水管能顺畅排水的故,既已占用了区域排水规划唯一的排水口,而无再接入其他排水设施,流理台水管、PVC接管、市售裁剪水管或其他尺寸样式的排水管等同时排水时,造成平面排水口排水范围的积水、脏乱问题等等,若室外发生有下雨等情况,更会发生室外地板上大量积水而无法由其他排水管已经占用的排水出口等严重问题造成排水缓慢,甚至不能排水。
为达到能顺畅解决上述问题,一般现有现有做法无外乎,将原出入的管路拔起并以扫水方式慢慢排除积水,或花费大笔费用请水电工重新施工,挖设水管以解决此一严重问题。如此一来,不但耗时费巨,更将破坏建筑物本身的美观,有破坏景象的虞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汇流集中地平面排水口顺畅排水,共享多个排水管共同有效排水,能够解决地上排水口,积水、堵塞、脏乱问题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其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呈空心管体,该本体上部分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外管路接口;其中,该本体部分的直径向外逐渐扩大状呈一汇流部,其中,该汇流部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汇流孔;
一固定件,该固定件设于该汇流部内径呈向下延伸体,该固定部能够使该本体嵌入固定在排水口。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下部分直径呈向外逐渐扩大状的该汇流部呈圆锥状。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固定件由复数个向下延伸呈长条片状的固定片所构成。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汇流孔呈拱型长条状。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外管路接口由该本体向侧边延伸与该本体呈倒L形状。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外管路接口由该本体向两侧延伸与该本体呈T字形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其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呈空心管体,该本体为至少一个以上外管路接口,该本体下部分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供该本体螺固在排水口并垫高本体下部;其中该固定件固定垫高以形成两边汇流部。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固定件包括设有一导流片,其中该导流片设有一个以上导流孔,一螺固片、一螺孔、一螺丝、一瓦片,借此螺固该本体在排水口。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还设有一套接部和一软管接头;其中,该套接部设有两相对卡榫和两相对的卡钩,该两相对卡榫和两相对的卡钩供该套接部及该软管接头套固于该本体管路接口,借此让市售的外接排水软管置入排水用。
所述的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该本体在不使用的其中之一管路接口上设有一套接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地上仅一个排水口可同时总线水:本实用新型主要透过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借此能够解决一个在地平面排水口,要同时保有平面排水功能又能连接一个以上来自洗衣机水管、流理台水管、PVC接管、市售裁剪水管或其他尺寸规格样式的排水管等同时集合排水时,解决造成平面排水口排水范围的积水、脏乱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多个接入及汇入的排水管:本创作主要透过一种排水口汇集结构,凭借一般市售排水口成品或楼房建筑时装置的室内、外的平面排水口有多种样式及规格,包括新式及旧式排水口可用本实用新型「嵌入式、螺固式」两种实施例,藉以达成不论何种排水口都可有效固定各式软性及硬性管路直接固定接收汇流,达到一个排水口,多个水管及地平面上的积水一并排水的问题点加以突破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宇丰,未经杨宇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