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细胞洗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2473.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闫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国超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赵婧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细胞 洗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细胞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血治疗中,浓缩红细胞或冰冻保存的红细胞要进行洗涤;对于有过敏症状的病人也要输注洗涤后的红细胞。且目前,悬浮红细胞中红细胞的洗涤方法主要采用离心式洗涤法进行。中国专利CN201073450公布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红细胞洗涤装置,按照洗涤红细胞操作程序,浓缩红细胞、透析液和添加剂通过设备设定的流量进入离心洗涤杯,在离心洗涤杯内进行搅拌,洗涤液通过分离后进入废液收集袋,洗涤后的红细胞通过进出导管进入到洗涤红细胞收集袋中保存,此种红细胞洗涤装置操作费时费力,环境要求严格。在离心分离过程中红细胞有破损,且分液过程中会有部分红细胞流入废液收集袋中,整个洗涤过程中红细胞损失率大约在20-30%左右。
实用新型的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红细胞破损率和损失率较低,可在血站及临床输注前即洗即用的一种红细胞洗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细胞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透膜腔、设置于半透膜腔上端的悬浮红细胞进口、设置于半透膜腔下端的红细胞出口、设置于红细胞出口下端的红细胞流出控制开关、设置于半透膜腔外部的洗涤夹套以及设置于洗涤夹套上的透析液进口和废液出口。半透膜腔1采用半透膜材料,半透膜能够透过微粒的粒径小于5μm。
进一步地,所述透析液进口上设置有透析液进液管道,所述透析液进液管道末端设置有透析液存放袋,所述透析液进液管道上设置有透析液流出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出口设置有废液排出管道,所述废液排出管道末端设置有废液收集器。
进一步地,所述透析液进液管道上设置有增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排出管道上设置有减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红细胞进口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半透膜腔为扁球体结构、球体结构、圆柱体结构或漏斗结构。
优选的,所述半透膜腔为扁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利用半渗透技术可减少在离心洗涤过程中红细胞的破损,半渗透过程红细胞透不过半透膜腔,降低红细胞的损失率,可在血站及临床输注前即洗即用。红细胞流出控制开关可以控制红细胞流出速度;透析液进液管道上设置有透析液流出开关可控制洗涤速度;红细胞洗涤装置外部设置有废液收集器可以将废液回收,避免污染环境;增压器和减压器能够加快透析液流出速度,提高对悬浮红细胞的洗涤速度;悬浮红细胞进口设置有密封条,确保整个装置密封无菌环境,系统封闭,避免环境中的细菌污染红细胞,使用环境相对宽松;半渗透膜腔为扁球体结构有利于增大洗涤悬浮红细胞的洗涤面积,提高洗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透膜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半透膜腔、2-悬浮红细胞进口、3-红细胞出口、4-红细胞流出控制开关、5-洗涤夹套、6-透析液进口、7-废液出口、8-透析液存放袋、9-透析液进液管道、10-透析液流出开关、11-废液收集器、12-废液排出管道、13-增压器、14-减压器、15-悬浮红细胞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红细胞洗涤装置,包括半透膜腔1、设置于半透膜腔1上端的悬浮红细胞进口2、设置于半透膜腔1下端的红细胞出口3、设置于红细胞出口3下端的红细胞流出控制开关4、设置于半透膜腔1外部的洗涤夹套5以及设置于洗涤夹套5上的透析液进口6和废液出口7。
所述透析液进口6上设置有透析液进液管道9,所述透析液进液管道9末端设置有透析液存放袋8,所述透析液进液管道9上设置有透析液流出开关10。所述废液出口7设置有废液排出管道12,所述废液排出管道12末端设置有废液收集器11。所述透析液进液管道9上设置有增压器13。所述废液排出管道12上设置有减压器14。所述悬浮红细胞进口2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半透膜腔1为扁球体结构,半透膜腔为扁球体结构有利于增大洗涤悬浮红细胞的洗涤面积,提高洗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国超,未经闫国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2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