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液灌装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1116.2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8 | 分类号: | B67C3/28;B67C3/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灌装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机械,特别是一种润滑液灌装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自流式液体權装机,是利用液体的液位压力差把液体灌装到容器里面,其工作方式是把液体泵到高于灌装嘴的液位然后让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利用控制时间来确定液体的權装量,属于一种等重量灌装机,目前在业内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是灌装的精度比较差,其原因是储液箱内的液体液位是通过高低两个液位检测器来通知加液泵在低液位时补充液体,在高液位时停止补充液体,这样高低液位检测器之间必定有一个高度差。在液体在灌装时,液体自储液箱内通过灌装嘴流到容器里面,在液位高的时候液压大,在液位低的时候液压小,由于其是通过一定的时间来控制灌装量,这样就会导致高液位与低液位灌装的容量不同,随着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灌装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故这种自流式灌装的模式逐渐被高精度流量计灌装方式所取代,而流量计灌装的机械设各成本远高于自流式灌装的机械设备,且清洗困难,维护比较不便。同时由于设备体积原因,占地面积也比较大,在灌装过程中只能一对一进行,灌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润滑液灌装总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液灌装总成,包括工作台、灌装桶、导油管、环形导槽、旋转盘及若干均设于旋转盘的盘面周侧上的灌装机构,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导槽,旋转盘中心通过传动轴与工作台连接,并且其设置于环形导槽上方,所述灌装机构包括注液管、安装块、滑块、流量控制阀、注油气缸,旋转盘上的径向设有若干径向长通槽,各灌装机构一侧旋转盘的盘面上均设有流量控制阀,径向长通槽上设有导向连接的滑块,滑块的下端设有导向头,导向头与环形导槽连接,安装块连接于所述径向长通槽外侧端的旋转盘盘面上,安装块上设有导向通孔,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滑块上端固接,其另一端贯穿导向通孔,流量控制阀的出液端联接有注油气缸,气动控制器与注油气缸控制联接,从灌装桶引出的导油管通过流量控制阀、注油气缸与注液管靠近滑块一端连通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旋转盘上位于径向长通槽径向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接近开关,靠近安装块的为外接近开关,靠近滑块一侧的为内接近开关。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环形导槽单侧与旋转盘为中心设置,其另一侧则为脱离旋转盘的连续结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工作台下方设有电机,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和维护简单,可根据不同需要,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来控制注油量的大小,灌装精度容易控制;通过控制注油气缸完成的注油动作;通过调节电机的输出动力来控制旋转盘的转动速率,来整体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并由旋转盘的转动使灌装机构依次完成注油及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全自动润滑液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灌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灌装机构注液管伸出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旋转盘上灌装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图5是环形导槽与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旋转盘上各径向长通槽的示意图。
图7是旋转盘上灌装机构与环形导槽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1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滤板预埋滤套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体保鲜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