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系统用冷却器的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7962.7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系统 冷却器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系统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ET薄膜生产线辅挤出机真空系统用冷却器的收集器,具有易拆卸、易安装、收集污垢快速、省力和效率快的特点。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PET薄膜生产线辅挤出机真空系统是由真空罩、冷却器、过滤器、罗茨风机、油水分离器、螺杆泵、连接管及电磁阀组成。在辅挤出机系统270℃的工作温度中,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融溶料中挥发出来,以小分子及水蒸气为主要成份的混合气体,由真空系统的真空罩经电加热至250℃的主动保温联接管,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混和气体再经电加热至180℃的主动保温的连接管和电磁阀进入过滤器,过滤器流道横截面积突然加大,流速减缓,过滤器无保温措施,混和气体自然冷却,温度近一步下降,混合气体中的小分子冷凝成细小的游离状态粉尘,并在过滤器中滤去,剩下主要成份是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联接管及电磁阀与罗茨风机相联,由罗茨风机提供一级抽真空动力进行抽吸,气体经水冷式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再经螺杆泵提供二级抽真空动力抽吸分离油水后排出。真空系统的压力为绝对压力5mbar,大约是0.005个大气压,即-0.995个大气压的真空度,以此来除去辅挤出机融溶料中杂质,为生产线后继工序提供可靠生产保障。
其中冷却器的设计结构及工作原理为:冷却器是用内部中心冷却板冷却,并分流气体,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圆形外壁是用电加热至180℃的主动保温。顶端是法兰联接的圆形端盖密封,端盖上有冷却水进出管联接,并与冷却器的内部中心冷却板相联,不可分离。底部为法兰联接的集液斗,集液斗底部有排液管并连接阀,冷却器的气体流道截面狭窄,与进出冷却器联接管的气体流道截面相当,以此形成较快气体流速。混合气体在进入冷却器冷却时,水蒸气冷凝成水落入集液斗,小分子冷凝成细小的游离状态粉尘,跟随流速较快气体,经电加热至220℃的主动保温的联接管和电磁阀进入过滤器。
但是,在真空系统5mbar绝对压力下,负压使辅挤出机系统中270℃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融溶料中的大分子气化点降低并挥发出来,这使得混合气体成份不仅是小分子和水蒸气,还有少量的大分子。含有气化大分子的混合气体进入冷却器时,气态的大分子凝固温度临界点高,在经过180℃的冷却器时快速冷凝成固体。由于气体流速快,又由于圆形外壁是电加热主动保温,与混合气体温差小,因此,分子是在冷却器的圆形内壁及中心冷却板接触凝固成固体,一层层的冷凝附着冷却器内壁,堵塞冷却器,一层层的接触凝固附着的污垢,结构紧密、质地坚实。被堵塞冷却器改变了混和气体的流动状态并使冷却器失去工作机能,直至堵死冷却器气体流道,使真空系统不能工作,影响生产运行。
为了使生产线后继工序生产可靠,需经常拆卸冷却器顶部的圆形端盖进行清理,清理的污垢落入收集器,收集器集满后,需拆卸下收集器进行收集。冷却器的收集器体积较大、比较笨重,距离地面近,与圆形本体由法兰联接,拆卸或安装收集器的法兰联接需拆卸或紧固八个螺栓,因为生产线中两个冷却器与两个过滤器紧密排列在一起,拆卸或紧固螺栓没有合适的操作空间,不易拆卸或紧固螺栓,清理冷却器收集器费力、费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拆卸或安装收集器费力、费时、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系统用冷却器的收集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系统用冷却器的收集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圆形本体,该圆形本体的上端与圆形端盖密封,所述圆形本体的下端连接有收集器,该收集器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收集器的一侧开设有收集孔,该收集孔通过一对竖直设置的密封板密封,所述密封板包括内侧的安装板和外侧的盲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收集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安装板与盲板之间通过螺栓锁扣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与盲板之间还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本体的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水夹套,所述圆形本体侧壁的水平一侧设置有气体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另一水平侧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冷却水入口,所述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均与所述圆形本体内空间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均与所述水夹套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出口和气体入口设置在圆形本体上侧,所述冷却水入口和气体出口设置在圆形本体下侧。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出口位于气体入口的正上方,所述冷却水入口位于气体出口的正下方。
采用圆形本体的水夹套对气体进行冷却,冷却器外壁不使用电加热的主动保温功能,提高冷却效果,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7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