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7129.2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小津政雄;向卫民;喻继江;郭宏;张诚;梁自强;王玲;钟亮;闫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由数台压缩机和各房间具备的多个蒸发器组成的多联式空调器,由于空调负荷的变动,压缩机反复进行启动或者停机。因此,各压缩机的保油量会有增减,停机中低温化的压缩机中有大量冷媒冷凝。保油量减少的压缩机容易产生故障,压缩机中的冷媒冷凝不但会带来制冷循环的性能降低,而且,再次启动时有大量油排出。
现在的多联空调系统中,数台压缩机并联在制冷循环中,这些压缩机排出的油回收到油分离机中,回到低压回路中的方法,还有通过油面感应器对压缩机的油量进行管理,有必要的时候对润滑油进行授受的方法等有所普及。它们的制冷循环的管理控制复杂,另外还有制冷循环效率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循环装置,运行的压缩机对制冷循环的吐油量会减少,制冷循环的动作冷媒量会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至少由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数台压缩机组成,每台所述压缩机的密封壳体中具备连通所述蒸发器的低压回路的回转式压缩机构部以及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部的电机部,每台所述压缩机还具备储油腔,至少有一个压缩机的排气回路与另一个压缩机的密封壳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使得一个压缩机的排气回路与另一个压缩机的密封壳体相连,停止中的压缩机作为运行中的压缩机的油分离器起作用,运行的压缩机对制冷循环的吐油量会减少。同时,各压缩机可以维持通常的适当的油量。又由于运行的压缩机的吐出冷媒,停止中的压缩机被加热,停止中的压缩机中冷媒不冷凝,从而预先加热的停止中的压缩机开启时从不稳定运行向稳定运行转化的时间会变快,因此制冷循环装置的启动时间可以缩短,而且停止中的压缩机中没有液态冷媒,所以制冷循环的动作冷媒量会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从所述数台压缩机中任意选择两台压缩机,一方压缩机的排气回路与另一方压缩机的密封壳体连接,所述另一方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冷凝器;或者从所述数台压缩机中任意选择3台压缩机,第1台压缩机的排气回路连接第2台压缩机的密封壳体,所述第2台压缩机的排气回路连接第3台压缩机的密封壳体,所述第3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1台压缩机的密封壳体与所述第2台压缩机或者所述第3台压缩机的储油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中具备的油分离器与所述第1台压缩机的低压回路或者密封壳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低压回路之间具备集合式储液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所述压缩机构部和所述蒸发器的低压回路中,具备防止从所述压缩机构部向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媒流动的单向阀或者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部至少由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以及所述定子铁芯中具备的电机线圈组成,所述一个压缩机的所述排气回路的开口端对被所述另一个压缩机的密封壳体和压缩机构部以及定子铁芯围住的范围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1台压缩机最先开始启动。
具体地,所述电机部中至少一个是旋转速度可变的变频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数台压缩机中任意选择的2台或者3台压缩机中,其中1台的电机部为旋转速度可变的变频式,其中1台或者2台的压缩机构部为制冷能力2级可变的变容式。
进一步地,所述2台或者3台的压缩机组合中得到的最小制冷量和最大制冷量的范围中,所述制冷量的增减坡度为近直线状。
可选地,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分别为多个。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构部为旋转式或者涡旋式。
附图说明
图1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相关、表示制冷循环装置;
图2与该实施例1相关、表示集合式储液器的截面图;
图3与该实施例1相关、表示制冷循环装置;
图4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相关、表示制冷循环装置;
图5与该实施例2相关,表示具备油分离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图6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相关、表示变频式压缩机和容量控制式压缩机组合相关的制冷循环;
图7与该实施例3相关、表示压缩机2台相关的制冷量控制图;
图8与该实施例3相关、表示3台压缩机相关的制冷量控制图;
图9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相关、表示涡旋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7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