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洁吸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3060.6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翎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翎肖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B0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车,具体是一种自洁吸尘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真空吸尘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筒的侧壁上会吸附有很多灰尘,易堵塞过滤筒的网孔,影响风量,所以过滤筒的网孔目数一般都设计的较大,从而无法过滤掉颗粒较小的尘粒,使得除尘率较低,且传统的真空吸尘车为了防止过滤筒堵塞,还需人工频繁清理过滤筒,降低了真空吸尘车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除尘袋或过滤芯来代替过滤筒的方式,但除尘袋或过滤芯长期使用也易堵塞,影响风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洁吸尘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洁吸尘车,包括车体、顶罩、进气腔和过滤筒,所述车体上方设有壳体状底座,底座顶端端面开有落灰口,底座上设有灰斗,底座的顶端端面上固定有将落灰口罩在其内的顶罩,顶罩内设有由前转轴梁、后转轴梁和过滤网构成的落尘筒,前转轴梁和后转轴梁之间设有沿落尘筒轴向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和落尘筒的内表面之间连接有若干将落尘筒的内部空间均分的连接板,顶罩的前端端面上设有进料门;所述顶罩的后端端面上设有正对落尘筒内部空间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与顶罩连接,进气腔内有设置有两个网状的过滤筒;过滤筒的两端均为封闭状,其一端均有出气管,且过滤筒与相应的出气管间均呈转动配合,出气管的另一端均穿过进气腔的箱壁与两风机的进风口呈一一对应连接,且出气管的外壁均与进气腔的箱壁间呈密封固定配合;所述过滤筒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轴线与对应过滤筒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进气腔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两过滤筒的第二转轴上均固定有链轮,第二电机的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两个过滤筒的链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尾端通过减速器与设置在顶罩外的第一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间连接有连通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腔内沿过滤筒的轴向布置有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过滤筒的转动和毛刷配合,实现自动清理功能,所以可降低过滤筒的人工清理频率,从而提高了吸尘车的工作效率,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出现网孔堵塞的情况,风量稳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环卫滤筒干洗设备,该设备能快速有效的清洁过滤筒,过滤筒上掉落的灰尘会落在底座的灰斗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不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自洁吸尘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洁吸尘车中顶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洁吸尘车中进气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洁吸尘车中进气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自洁吸尘车,包括车体1、顶罩3、进气腔6和过滤筒7,所述车体1上方设有壳体状底座2,底座2顶端端面开有落灰口,底座2上设有灰斗11,底座2的顶端端面上固定有将落灰口罩在其内的顶罩3,顶罩3内设有由前转轴梁41、后转轴梁和过滤网构成的落尘筒4,前转轴梁41和后转轴梁之间设有沿落尘筒4轴向的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和落尘筒4的内表面之间连接有若干将落尘筒4的内部空间均分的连接板43,顶罩3的前端端面上设有进料门31,第一转轴42的尾端通过减速器51与设置在顶罩3外的第一电机5连接;所述顶罩3的后端端面上设有正对落尘筒4内部空间的进气腔6,所述进气腔6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管61,进风管61与顶罩3连接,进气腔6内有设置有两个网状的过滤筒7;过滤筒7的两端均为封闭状,其一端均有出气管71,且过滤筒7与相应的出气管71间均呈转动配合,出气管71的另一端均穿过进气腔6的箱壁与两风机8的进风口呈一一对应连接,且出气管71的外壁均与进气腔6的箱壁间呈密封固定配合,两个出气管71间连接有连通管72,使得两个出气管7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过滤筒7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二转轴73,第二转轴73的轴线与对应过滤筒7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进气腔6内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上、两过滤筒7的第二转轴73上均固定有链轮91,第二电机9的链轮91分别通过链条92与两个过滤筒7的链轮91相连;所述进气腔6内沿过滤筒7的轴向布置有毛刷,过滤筒在转动时,毛刷可刷到过滤筒的外壁。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翎肖,未经梁翎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3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射雾降尘空气净化车
- 下一篇:安全隔离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