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12868.2 | 申请日: | 2015-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徐芙姗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界太阳能板旋转所用的旋转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环保的能源使用十分广泛,在太阳能利用系统中,外界太阳能板的安装方向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的利用率。目前外界太阳能板的安装方向一般是根据当地的日照情况进行固定安装,因此绝大部分时间太阳光线与外界太阳能板的向光面并不垂直,太阳能的利用和转换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转换效率,设计了一些可以自动跟踪太阳光线的外界太阳能板,使太阳光线能够尽可能垂直射向外界太阳能板。这类技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线传感器等,配合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感知光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光线的大致方向利用电机调整外界太阳能板的方向,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340099Y所公开的一种储热式自动跟踪太阳能灶,太阳能灶下设有仰角调节架,升降控制电机和仰角调节架连接控制太阳能灶的角度。另一类技术是记录当地太阳运动的轨迹,然后根据记录的信息按太阳的轨迹自动进行外界太阳能板的调整,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09311A所公开的一种主动式太阳能跟踪方法及装置。但是上述跟踪太阳所用的旋转支架或立柱,都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成本高,而且承重能力也较低,如果要实现大面积大体积的外界太阳能板的转动,支架本身就需要较大的体积和较多的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成本低,并且承重力大的支架,该支架可以用于外界太阳能板追踪太阳,可以实现外界太阳能板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架,包括立架以及连杆机构,所述立架竖直设置,所述连杆机构的底部铰接于立架的底部,顶部铰接于外界太阳能板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顶部与所述立架的顶部相间隔,所述立架的顶部用于铰接外界太阳能板,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伸缩运动进而驱动外界太阳能板绕其与立架铰接的位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立架包括底边固定放置的两个平行竖直设置的三角形支架,所述两个三角形支架的底边中心之间设有一底部横杆,所述底部横杆的中心固定有一竖直设置的竖短支架,所述竖短支架连接所述连杆机构。
为了便于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同向延伸的第一连杆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电动推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至该竖短支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电动推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至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至所述外界太阳能板。
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至该连接件的第一端,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至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该连接件的第二端。
为了使连杆机构的结构更加牢固,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包括相互横向间隔延伸的两根杆结构。
为了使立架的整体承重能力更加大,所述底部横杆的中心与三角形支架的顶部之间设有加强杆。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支架的顶部之间设有横杆,所述三角形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外界太阳能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至横向延伸的铰轴,该两个三角形支架的顶部分别套接在转轴的两端,该转轴与铰轴均位于外界太阳能板的下表面上与外界太阳能板固定并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样的支架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轻便,而且运动灵活、成本低,承重能力也较强,能够支撑较大的外界太阳能板的转动,实现外界太阳能板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与外界太阳能板连接后的太阳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与太阳能装置上的框架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2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系统的采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ASIC芯片的三轴驱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