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无菌隔离防护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1986.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峂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33248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0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医用 无菌 隔离 护套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手术机器人、显微镜、术中放疗设备的机械臂以及腔镜、内窥镜、手术显微镜和超声仪等设备线缆进行一次性无菌隔离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现代外科技术越来越朝微创方向发展,大量的手术可以用腔镜、内窥镜甚至机器人完成。上述设备中的光纤导线需要与插入体腔内的腹腔镜头相连接,腔镜镜头可进行消毒灭菌,但与之连接的光纤导线和机械臂消毒困难,或者医院的常规消毒方法对设备损伤较大,通常将其套入长筒状无菌塑料保护套中,与手术区隔离,保证手术区无菌。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无菌塑料保护套因其窄而长,操作需要台上台下两人配合比较费时费力,而且为了对合设备,需要经常抖动光纤线缆和摄像头,容易对设备仪器造成损坏,受常规无菌塑料袋形状所限,设备对合过程很容易对无菌手术区域造成污染。
在2015年1月7日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 204072028 U中披露一种腹腔镜保护套,其包括双层折叠收缩保护套,所述双层折叠收缩保护套的一端为闭合口部,所述闭合口部的四周边缘埋有收紧绳套。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套体的快速收放,在塑料保护套的两侧设有拉绳。但在实际操作中,该设计并不能减少操作时间和节约生产成本。一则是因为塑料保护套长度达1.5-2米,且质地柔软,在套裹时容易打折或折叠不均匀,无法满足手术要求;二则是因为拉绳穿套比较费时费力,且在使用时候容易发生卡牢现象;三则需要两人配合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操作时间,但实际手术前准备时,人员较少,手术台上可能仅有一人操作,故该设计难以符合临床实际需要,且折叠后,可能出现塑料保护套内面打折和突起,塑料保护套内面欠规整,影响线缆连接对合的操作;四则因为双层折叠收缩保护套,所需的生产成本较高。而对于无菌隔离操作难度更高的手术机器人,当其机械臂角度多变时,塑料保护套更难以套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快速完成套装的一次性医用无菌隔离防护套组件。只需要单人就可以完成对医疗设备的机械臂或线缆的套装操作,以满足对机械臂或线缆的无菌隔离防护,保证手术区的无菌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医用无菌隔离防护套组件,包括纵轴方向压缩折叠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前端设有束扎带,还包括一个将保护套保持在压缩折叠状态的预定型支撑组件,所述的预定型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保护套前部位置的可形变的前支撑片和连接于保护套后端的后支撑片,所述的前支撑片与后支撑片之间通过中间体连接,在后支撑片连同保护套后端向后移动时,前支撑片发生形变且与后支撑片一起向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中间体位于保护套内,所述的前支撑片卡在保护套的内壁使保护套保持在压缩折叠状态。前支撑片利用其刚性卡在保护套的内壁上,限制保护套前端的移动,由于保护套后端跟后支撑片连接,因此能使保护套处于收拢状态,而不会散架,给套装过程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中间体位于保护套的外侧,所述的前支撑片位于保护套前端的前侧使保护套保持在收拢状态。前支撑片限制保护套前端的移动,使保护套处于收拢状态,而不会散架,给套装过程带来很大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前支撑片由纸板、软塑料、铝箔材料或其他可塑型弹性材料制成。上述材料的前支撑片非常轻便,满足单人单手操作需要,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保护套能在径向上保持扩张状态,不会发生形变,套装过程操作方便,同时上述材料的前支撑片具有一定的形变性,在施加外力下,能发生形变,从保护套的前端离开并跟随后支撑片一起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中间体呈筒体状,包括:圆形、椭圆、菱形、方形、长方形及对应于套装设备的不规则的筒状体。中间体可以简化为多根条状物组合的支撑架。筒体状的中间体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使得前支撑片和后支撑片具有更好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护套后端贴附在后支撑片上。当手部对后支撑片施力时,保护套能跟随后支撑片一起移动,从而拉伸保护套,保护套能套在线缆或机械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护套具有小口径部和大口径部,小口径部和大口径部在保护套的长度方向上交替设置,前支撑片卡在其中一个大口径部内。保护套折叠后的效果比较好,外观一致性比较好,同时前支撑片不容易在保护套内移动,利于保护套处于收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峂,未经杨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1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程反应式反应精馏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雨雪天气的登杆作业脚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