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长高宽检测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9530.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冯均民;孙传;陶元;何海峰;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杨剑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长高 检测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长高宽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年检的程序当中,有一道程序是测量车辆的长、高和宽的项目,其中专利CN201310438292.2记载了一种载重汽车宽高自动测量装置,其提到了由红外对射光幕方法来测量的,现实中各个监测站也都是用红外间距检测仪来测量的,但是大都监测站都没有特别建设一个场合来安装器械和龙门架等装置,基本都是由一个人拿着红外间距检测仪放在地面上操作,然后另一个人拿着一块光幕-即挡板,要么爬上车顶顺着车顶往外架出挡板,要么站在车辆的其中一侧顺着这一侧车身架出挡板,然后由拿着红外间距检测仪的那个人在地面或者车身另一侧操作仪器发射光束到挡板上收集数据。这样的测量方式,第一个效率低下、测量精度而且还不准,第二个爬车顶架挡板的那人存在操作危险,所以非常的不可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车辆监测站检测车辆长高宽效率低下、精度不准,还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灵活、检测精度高、采集数据效率高、安全可靠的汽车长高宽检测辅助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长高宽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顶端设置有一与其垂直相接的测高挡板,所述支撑管的中部外管壁上贴壁靠设有一与其相平行的测长宽挡板。
本实用新型用一根支撑管在上端架设住测高挡板(即光幕,下同),在中段架设住测长宽挡板,由此不再需要人员从车上爬上爬下,仅需通过支撑管将测高挡板送上车顶,然后下拉使测高挡板的一侧沿靠在车顶上,而另一侧沿伸出车身外(因此,测高挡板可以由很长的一条,和支撑管安装形成T字形,测长宽挡板也同理布置),然后由拿着红外间距检测仪放置在测高挡板的对应下方位置采集数据即可,可以同一个人轻松操作实现。测量长、宽度即将其靠在一侧车身上,并保证有伸出车身外的部分,然后可以由同一个人绕到另一侧拿着红外间距检测仪对准测长宽挡板采集数据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管由内外套设在一起并能伸缩调节整长的内套管和外套管组成,所述内套管伸出外套管的出口部位设置有一束缚所述内套管的夹持件。
支撑管可以伸缩,这样可以轻松实现调节支撑管的整长,满足各种车辆长高宽的数据采集。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内一上一下相接通设置有与所述内套管相适配的上滑槽和与所述外套管相适配的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的相接处留有与所述外套管端面相靠接的台阶,所述上滑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套筒壁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端口处设置有一滚球,所述通槽的外侧端口处设置有一封口螺母,所述滚球与封口螺母间设置有一压力弹簧,所述封口螺母的外露端面上设置有一内六角孔。
为了保证伸缩的内套管有足够的定力稳定性,而且又不至于太难伸出,所以设计一种用滚球顶杆的方式,简单实用。其中外套管与下滑槽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的内侧端口处设置有阻挡所述滚球滑出的收缩R角。
防止滚球跑出来,不方便内套管的安装,所以在口子上布置一个R角,从而挡住滚球。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管的中部外管壁上套设有一滑套,所述滑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贯穿其并顶靠于所述支撑管上的锁紧螺栓,所述测长宽挡板固接在滑套侧壁上。
为了满足各个操作人员身高的要求,即方便操作,使得测长宽挡板也可以上下自由调节。
作为优选,测高挡板的一侧端面上布置有磁铁。
为了使得测高挡板布置好之后,稳定在车身上,所以在测高挡板上布置磁铁从而吸住。
作为优选,测长宽挡板的一侧端面上布置有水平尺。
为了增加测量精度,保证测长、测高和测宽的水平,用水平尺来衡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灵活、检测精度高、采集数据效率高、安全可靠,用一根支撑管架设住测高挡板和测长宽挡板,上可以送至车顶,下可以依靠在另一侧车身,由此仅需一人操作,仅需拿着红外间距检测仪到挡板对侧采集相关数据就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未经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9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