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导体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8419.0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玮;牟延彬;唐朝霞;王政;胡忠良;李晓东;杨旭光;于吉强;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R11/09 | 分类号: | H01R11/09;H01R4/20;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导体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导体连接机构,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链式交联电缆生产线需要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作业,故采用不停机换盘方式,为确保生产连续,必须在各盘相同截面积或不同截面积的导体首端和导体末端之间做牢固可靠的连接,目前常用的接续方法是电阻对焊和液压机焊接,电阻对焊是指在短时间内通过较大电流使导体熔融,接头光滑,自动化程度较高。因电阻对焊机大多进口一次性投资大,对焊接准备要求和焊接人员素质和经验要求非常高,以此来准确判断接头的牢靠程度,不排除因虚焊存在使连接失败情况的发生。第二种接续方法液压机焊接是指剥除两盘导体的首端或末端的外层股线,将剩余的导体通过中间连接管通过液压机紧压后连接在一起,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低,但实际上悬链交联生产中导体运行时通过储线器、上牵引及搓线器的扭转,容易引起绞线结构变形导致松股或凸起,特别是导体外数第二层的绞线绞合方向与最外层绞线绞合方向相反,而导体运行时的旋转方向与最外层绞线方向是一致的,所以第二层股线因反方向扭转产生松股,导致整根导线有时在到达机头前出现膨胀或凸起成灯笼状,外径大大超过了三层共挤机头内模的尺寸,使导体卡模停止运行,生产被迫中止,造成时间及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交联电缆悬链式生产加工过程中不间断连续换盘的电缆导体连接机构,其在生产过程中更换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导体时实现两盘导体端部之间的快速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导体连接机构,包括用于套接在待换盘导体首端的防扭转套管、用于连接待换盘导体首端连接段与运行导体末端连接段的中间连接管及用于压紧所述防扭转套管及中间连接管的压接模具,所述中间连接管及防扭转套管为中空圆筒状,所述中间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压接模具包括上压模和下压模,所述上压膜及下压模上分别设有上压槽和下压槽,所述上、下压接槽在所述上压膜与下压模对接后形成正多边形压孔。待换盘导体首端去除废线切割平整,剥除外层股线形成一个待换盘导体首端连接段,当运行导体将近生产结束时,停止放线,将运行导体末端取出,同样剥除最外层股线形成一个运行导体末端连接段。待换盘导体首端被紧压后的防扭转套管牢牢地固定,无论线芯在储线器、上下牵引及搓线器之间怎样扭转,都不会产生外层和第二层导体松股及凸起、散花等现象,中间连接管内臂的螺纹与导体紧密压接,很大程度地增加了接头的牢靠性,使连接接头能顺利通过后续三层共挤机头,保证了交联电缆生产的连续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悬链式交联电缆生产线中导体运行中由于储线器、上下牵引及搓线器扭转使导体接头处因第二层导线被反方向扭转使导体首端在机头前出现的松股或凸起现象,实现了不间断地连续换盘作业;总之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维修,取材方便,压接次数少、时间短,接头牢固,有效地解决了导体首端松股问题,提高了导体接续成功率,压接的成功率可达到100%;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对操作工人素质要求较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训操作上岗,为企业节省了原材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正多边形压孔为正六边形压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正六边形压孔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正六边形压孔同心的圆形凹陷处,压接模具内设有正六边形压孔,设计简单压接方便快捷,而圆形凹陷处则更方便正六边形压孔压接导体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防扭转套管长为25mm,管壁厚度为1~1.2mm,所述防扭转套管的内径与待换盘导体首端的外径相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防扭转套管套入待换盘导体首端的最外层,使防扭转套管的右端部与待换盘导体最外层股线切割端的边缘对齐,方便压接模具压紧避免导体松股。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管长为80mmm,管壁厚度为1.4~2.2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待换盘导体首端连接管约60mm,运行导体末端连接段约60mm,方便中间连接管一端与待换盘导体首端连接段连接,另一端嵌入导体末端连接段连接,方便压接模具压紧,连接快捷且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防扭转套管采用金属铁制作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铁质套管取材方便,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电缆厂,未经烟台市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8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阻尼线与导电接头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导线三防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