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7624.5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国;刘梅;孙会玲;孙静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B01J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韩斐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表面活性剂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目前生产活动中常用的,但是活性剂生产中一般会用到反应釜,但是现有反应釜一般都是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控制很麻烦,一旦需要维修就需要停机操作,反应釜内压力情况、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是当前活性剂生产设备的一大课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567915.1,公开日:2013年9月13日,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反应釜,由上反应釜体、上隔板、下反应釜体,下隔板、搅拌棒、压力指示仪、防爆电机、减速机组成。上反应釜体内壁设有和内壁贴合的上隔板,上反应釜体上设有进料口和观察口;上隔板下部翻边,隔板通过翻边固定在反应釜体上;下反应釜体和上反应釜体通过铰接连接,下反应釜体设有出料口,下反应釜体内设置有下隔板;下隔板上部翻边,两翻边的上下部设密封胶垫;搅拌棒与防爆电机相连;压力指示仪设在搅拌棒一旁,可以监测反应釜内压力变化;防爆电机一端与搅拌棒连接,一端与减速机连接。但是此技术方案依然存在现有反应釜一般都是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控制很麻烦,容易出现停机操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的技术方案中存在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控制很麻烦,容易出现停机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准确,操作简单适宜,安全性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设备,由电源供电,包括反应釜、控制台、支撑杆、充气泵、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出管、曝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出管和排气管均进入反应釜内,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上均配设有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排气管上配设有电磁阀,所述曝气管的一端进入反应釜内,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泵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内表面的中心与支撑杆的上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连接有电热丝,所述反应釜的下部内侧壁也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台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一根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端部配设有pH值探测器和含氧量探测器,所述pH值探测器和含氧量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台电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还连接有压力计。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够起到常用的定量注入,配设了清洗口和检修口,能够适应各种活性剂的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实现发酵操作,能够准确把握溶液含氧量和pH值,确保生产活动准确,不易产生停机现象,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台包括处理芯片、控制按键、模数转换电路、指示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所述处理芯片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热丝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的pH值探测器的输出端和含氧量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按键和指示电路均与所述的处理芯片电连接,所述流量计为数字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和清洗门。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计的位置对准所述反应釜侧壁上的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够起到常用的定量注入,配设了清洗口和检修口,能够适应各种活性剂的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实现发酵操作,能够准确把握溶液含氧量和pH值,确保生产活动准确,不易产生停机现象,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电热丝,3、电磁阀,4、pH值探测器,5、含氧量探测器,11、处理芯片,12、模数转换电路,13、控制按键,14、信号放大电路,15、指示电路,21、支撑杆,22、探测杆,23、观察窗,24、清洗门,25、排气管,26、第一输入管,27、第二输入管,28、输出管,29、曝气管,30、充气泵,31、流量计,32、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7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