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6911.4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寿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德化工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4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顾俊超 |
地址: | 2014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玻璃钢 复合管 塑料管 表面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复合管的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
背景技术
针对玻璃钢复合管产品,为了达到塑料管与玻璃钢材料层的牢固结合的目的,所述塑料管的表面需打磨处理,以增强所述塑料管与所述玻璃钢材料层的结合力。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打磨方式,此种方式无法控制打磨层的粗糙度且打磨质量差,并效率低。其次,对于所述塑料管的表面粗糙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其粗糙度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对粗糙度的选择依据是:尽可能地增大塑料管表面与玻璃钢材料层的结合面积。鉴于上述,亟待设计一种专门用于加工塑料管表面的自动化机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打磨效率低、质量差、不易控制粗糙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用以加工塑料管的表面,包含有,
旋转前进机构,其与所述塑料管相结合,所述旋转前进机构用以提供所述塑料管绕其轴线自转的动力及令其向前移位的推力;以及,
打磨机构,其相邻于所述旋转前进机构,所述打磨机构用以打磨所述塑料管的所述表面,以加工所述塑料管的所述表面。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前进机构包含有橡胶辊轮及聚氨酯辊轮,其中,所述橡胶辊轮及所述聚氨酯辊轮用以支承所述塑料管,所述橡胶辊轮为主动轮,所述聚氨酯辊轮为被动轮,所述聚氨酯辊轮相对于所述橡胶辊轮斜向设置;所述打磨机构包含有第一电机及一钢丝轮组成,其中,所述钢丝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相结合,所述钢丝轮用以与所述塑料管的所述表面相接触。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前进机构进一步地包含有第二电机、与所述橡胶辊轮同轴一体设置的第一链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的第二链轮,其中,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一链相连,使得所述第二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橡胶辊轮转动。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打磨机构进一步地包含有竖直调整丝杆、竖直导向槽及位于所述竖直导向槽内的滑块,其中,所述滑块及所述竖直调整丝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相结合。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打磨机构再进一步地包含有一罩壳,其用以罩住所述钢丝轮上部。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所述钢丝轮中的钢丝直径控制在0.2-0.3mm,即,所述钢丝轮中的钢丝直径应该由不同的钢丝直径所组成,并且有个合理的级配,其中,钢丝直径为0.2mm占总钢丝量的40%-60%,钢丝直径为0.3mm占总钢丝量的60%-40%。进一步地,以钢丝直径0.2mm占总钢丝量60%和0.3mm占总钢丝量的40%为最佳,所得塑料管与玻璃钢剪切力达到最大且超过DIN标准值。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
满足下述条件:
n钢丝轮×D钢丝轮≥n橡胶辊轮×D橡胶辊轮×tgβ;
n第一电机×D钢丝轮/D橡胶辊辊≥n橡胶辊轮;
(n第一电机×D钢丝轮×Z第一链轮)/(D橡胶辊轮×Z第二链轮)≥n调速电机;
其中,n钢丝轮为所述钢丝轮的转速,D钢丝轮为所述钢丝轮的直径,n橡胶辊轮为所述橡胶辊轮的直径,D橡胶辊轮为所述橡胶辊轮的直径,β为所述聚氨酯辊轮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的夹角,n第一电机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Z第一链轮为第一链轮的齿数,Z第二链轮为第二链轮的齿数。
作为一种适合玻璃钢复合管的塑料管表面处理机的优选方案,满足下述条件:
(n第一电机×D钢丝轮×Z第一链轮)/(D橡胶辊轮×Z第二链轮)≥n第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德化工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亚德化工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6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