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初期雨水截流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5330.9 | 申请日: | 2015-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0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文;唐群;励建全;刘巧萍;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威华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 雨水 截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了雨污截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在截流系统中的初期截流井。
背景技术
在截流系统的设计中截流井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既要使截流的污水进入截污系统,达到整治水环境的目的,又要保证在大雨时不让超过截流量的雨水进入到截污系统,以防止下游截污管道的实际流量超过设计流量,避免发生污水反冒和给污水处理厂带来冲击。截流井最大溢流量的确定是其设计计算的关键,目前相关设计规程推荐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一般要求污水截流井溢流管底出口高程宜在水体洪水位以上。但实际工程难以满足该条件,且很难准确控制截流量。目前,可采用的改造措施主要有:①减小截流管管径,降低过水断面面积;②在截流井内设置组合式调节闸板,旱季时较小闸板全开,雨季时调节较大闸板的开启度实现截流量的控制。这两种措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进入截流干管的雨水量,但都存在流量控制不精确、可操作性较差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井,其可以精确控制流量,操作便捷,高程要求低,无需定期维护。
为实现本实用的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井,它包括:井体,井体的上端装有井盖,靠近井体的底端接有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其中:井体内装有挡水堰,挡水堰将井体分成进水区和出水区,雨水进水管通向进水区,雨水出水管通向出水区,在低于挡水堰高度的进水区的井体上还装有节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井,其中:所述节流管上装有旋流限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井,其中:所述雨水进水管的直径与雨水出水管的直径相同,并且具有同一高度,挡水堰的高度为雨水进水管与雨水出水管的最高高度的1/2-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井,其中:所述节流管直径为雨水进水管直径的1/5-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初期雨水截流井有益效果是:安装维护方便、工艺简单,突破了雨污截流井截流量控制不精确、可操作性较差的限制,可以准确控制流量,操作较为便捷。通过这种形式的初期雨水截流井,其实现了仅依靠水流达到限制流量的目的,能准确控制雨季截污流量,其精确度可达0.1L/s,并且小于某一数值的降雨全部被截流,大大降低了雨水对自然水系的污染。高程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标号1为井盖;标号2为井体;标号3为雨水进水管;标号4为节流管;标号5为挡水堰;标号6为雨水出水管;标号7为旋流限流阀;标号8为进水区;标号9为出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初期雨水截流井包括:井体2,井体2的上端装有井盖1,靠近井体2的底端接有雨水进水管3和雨水出水管6,井体2内装有挡水堰5,挡水堰5将井体2分成进水区8和出水区9,雨水进水管3通向进水区8,雨水出水管6通向出水区9,雨水进水管3的直径与雨水出水管6的直径相同,并且具有同一高度,挡水堰5的高度为雨水进水管3与雨水出水管6的最高高度的1/2-2/3。在低于挡水堰5高度的进水区8的井体2上还装有节流管4,节流管4直径为雨水进水管3直径的的1/5-1/4。节流管4上装有旋流限流阀7,通过旋流限流阀7后的雨水直接排入污水池中,装有旋流限流阀7使进入污水池中的雨水量保持恒定,不会因为进入的雨水量的大幅波动给污水池的生产带来大幅波动。
如图1所示,当雨水经过节流管4流入旋流限流阀7时,由于旋流限流阀7特殊的腔体和旋流核通风口的作用,使得雨水的流量维持在恒定的状态,避免给污水处理厂带来冲击,经过旋流限流阀7的雨水,从旋流限流阀7的出口流出,随后流入污水处理厂,从雨水出水管6流出的雨水进入如:河流等的自然水系中,旋流限流阀7使用专利号为:ZL200920105898.3号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名称为:流量自控旋流阀。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威华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德威华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5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塑结构房屋平面连接柱
- 下一篇:格条型地漏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