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4121.2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绍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绍骁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泥鳅、黄鳝等价格暴涨,尤其是野生的价格更是高昂。在利益的驱使下,广大农民使用电击、药物的方法捕捉野生泥鳅、黄鳝等。然而,这种做法致使泥鳅、黄鳝等不分大小被一网打尽,几乎到了绝种的地步;尤其是用药物毒鳅,其残留物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捉器,它捕捉效率高,而且既环保又安全,同时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捉器,主要由丝网、入口圈、进口圈、封口装置以及诱饵、外固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丝网由硬质材料制成,其网孔尺寸不大于5mm,所述的丝网有入口、出口及中间的进口,所述的进口的尺寸最小;
所述的入口安装所述的入口圈,所述的出口被所述的封口装置封口,所述的进口安装所述的进口圈,所述的诱饵放置在所述的进口与所述的出口之间的丝网中;
所述的进口圈的尾部有若干根弹性条,其共同组成入口宽出口窄的漏斗状物,所述的漏斗状物的出口尺寸不大于5mm;
所述的外固装置与所述的入口圈固连。
优选地,所述的硬质材料为硬质塑料或铁丝。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条的背面有若干根刺。
优选地,所述的封口装置是绑带。
可选地,所述的外固装置也可以和所述的封口装置或所述的诱饵固连。
优选地,所述的外固装置是插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捕捉效率高,而且既环保又安全,同时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新型捕鳅器的纵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入口圈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是入口圈的俯视图。
其中,1.丝网,2.入口圈,3.出口,4.绑带,5.插杆,6.诱饵,7.进口圈,8.弹性条,9.刺。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所示的新型捕鳅器中,丝网1由硬质塑料制成,其网孔尺寸为5mm,其入口安装入口圈2以固定开口大小,插杆5与之固连并插入地下以固定捕捉器位置,出口3处被绑带4封口;而在进口与出口3之间放置诱饵6。
进口位置安装进口圈7及其后的弹性条8,多根弹性条8共同组成一个入口宽出口窄的漏斗状物,弹性条8背面有若干根刺9;这样,由于漏斗状物的出口尺寸及丝网1的网孔尺寸均为5mm,大于幼泥鳅的尺寸而小于大泥鳅的尺寸,所以幼泥鳅吃完诱饵6后可以自由出入丝网1,而大泥鳅却不行,这样就实现了合理捕捉、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另外,弹性条8具有弹性,大泥鳅从前方可以顺向进入网中,而从网中却无法逆向出去,并且,弹性条8背面有若干根刺9,大泥鳅试图从网中逃出时会被扎,更加保证其不敢逃出。
这样,人们只需利用插杆5把该新型捕鳅器插入固定在水田里,大泥鳅在诱饵6引诱下,进入网中,由于漏斗状物的作用而无法逃出;隔一段时间后,人们只需把绑带4松开,即可倒出里面的大泥鳅了。
该种新型捕鳅器不仅捕鳅效率高,而且既环保又安全,可以实现合理捕捉、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同时使用非常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绍骁,未经沈绍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4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充电的钓箱
- 下一篇:一种草地螟扩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