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病患者转运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820.3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秦佳;韩晓辉;叶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44;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病患者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神病人转运架。
背景技术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由于心理活动障碍,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观现实,丧失社会适应能力,或伤害自身和扰乱社会秩序者。现在有许多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混乱,意识不清,对入院治疗心存抗拒,在接受治疗时往往奋力挣扎,甚至出现伤人事件,由此给医务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工作难度。目前精神病患者转运过程中都需要固定带进行固定,且患者头部在转运过程中不能进行保护,这样容易影响精神病患者情绪,造成反抗心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病患者转运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病患者转运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滚轮和升降装置,所述滚轮设置在下架体的底部,所述滚轮与下架体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上架体和下架体之间,且与上架体和下架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上架体左端部设有手推柄,所述手推柄右侧设有放置架,所述手推柄下部设有手摇把,所述手摇把与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上架体左侧设有头罩,所述头罩内设有音乐催眠装置,所述上架体左侧内部设有生命体征检测装置,所述上架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带,所述上架体中部设有固定毯,所述下架体左侧内部设有GPS定位装置,所述下架体右侧内部设有无线通讯发射器,所述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和GPS定位装置均与无线通讯发射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滚轮呈对称设置在下架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由剪叉臂、活动轴和伸缩臂组成,所述剪叉臂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伸缩臂设置为两组,所述两组伸缩臂均设置在剪叉臂之间,且与剪叉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设置为四组,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固定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精神病人转运架,结构设置合理且简单,易于医护人员进行精神病人的转运工作操作,设置的升降装置能够将转运架的高度调节到最佳位置,便于精神病人的转移操作,大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设置的头罩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将精神病人的头部进行保护,并通过头罩里设置的音乐催眠装置对精神病人进行催眠,在最大程度上稳定精神病人的情绪,设置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和GPS定位装置能够对精神病人的生命体征实时情况和位置进行监控以及在转运过程中随时进行护理,以保证精神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架体、2下架体、3滚轮、4升降装置、41剪叉臂、42活动轴、43伸缩臂、5手推柄、6手摇把、7头罩、8固定带、9生命特征监测装置、10GPS定位装置、11无线通讯发射器、12音乐催眠装置、13固定毯、14放置架和15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未经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