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轴组油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712.6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龙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轴组油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调理机,具体涉及一种刀轴组油封。
背景技术
食物调理机就是能将食物(包括豆类、果蔬、五谷、杂粮、中药膳等)调配制作成豆浆、料理、精汤食用的电器,它是人类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又一大技术突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制作出来的营养品易消化,营养成分被人体完全吸收,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食物调理机通常是以变换刀具或更换研磨盘来完成对豆类、果蔬等不同食品的配制。传统的食物调理机包括底座、果汁杯、杯座、刀轴组和控制面板,果汁杯设置在底座上,杯座设置在底座与果汗杯之间,刀轴组与杯座连接并位于果汁杯内;刀轴组主要包括刀轴、刀座、滚珠轴承、防水圈骨架、十字刀片和紧固螺丝,防水圈骨架设置在刀轴和滚珠轴承之间,刀轴穿过滚珠轴承、防水圈骨架和刀座,十字刀片和紧固螺丝设置在刀轴头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果汁杯内水漏入轴承或者防止轴承内的油在高速运转时漏出,会在刀轴上套装油封,油封采用硅胶材料并置于刀座内以起到密封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油封热胀冷缩容易发生变形,由此密封效果差;二是刀轴上直接套装油封,由于刀轴不断旋转,油封与刀轴不断摩擦,造成刀轴的磨损,影响食品调理机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轴组油封,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油封容易变形、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轴组油封,包括置于刀座内的油封主体,所述油封主体包括外刀座连接部和设于所述外刀座连接部内部的内刀轴连接部,所述油封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外刀座连接部和内刀轴连接部之间的垫圈置入部,所述垫圈置入部设置为环形槽状,所述垫圈置入部内设有垫圈。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减少油封主体的内刀轴连接部与刀轴的接触面积,减少刀轴的磨损,且形成缓冲进一步防止水漏入轴承,所述内刀轴连接部包括上部锥形结构和与上部锥形结构对称设置的下部锥形结构,所述上部锥形结构和下部锥形结构形成内部贯通的腔体。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方便垫圈的置入,所述上部锥形结构凸出于外刀座连接部,所述下部锥形结构设于外刀座连接部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油封主体整体的刚度,所述外刀座连接部和内刀轴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垫圈的耐腐蚀性好及具有较高的强度,所述垫圈设置为不锈钢圈。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进一步防止油封热胀冷缩时油封主体变形,所述油封主体设置为铁氟龙油封。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垫圈与油封主体连接的紧密性,使得垫圈与油封主体能更好地紧固连接,所述垫圈与内刀轴连接部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提高垫圈与油封主体连接的整体性,所述垫圈设置为封闭式圆环形状。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防止垫圈与刀轴接触使得刀轴更容易磨损,所述垫圈与内刀轴连接部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刀轴组油封,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油封主体设置了垫圈置入部,将垫圈设置在环形凹槽内,垫圈对油封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油封主体在热胀冷缩的时候定型效果好,从而保证油封主体的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轴组油封的刀轴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轴组油封与刀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刀轴组油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轴组油封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座,2-下垫片,3-油封主体,4-垫圈,5-防水圈,6-第一轴承,7-石墨垫片,8-第二轴承,9-刀轴,10-刀轴齿轮,11-上垫片,12-刀片,13-腔体,14-圆头螺帽,15-轴承挡圈,31-外刀座连接部,32-内刀轴连接部,33-垫圈置入部,321-上部锥形结构,322-下部锥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轴组油封,包括置于刀座1内的油封主体3,油封主体3包括外刀座连接部31和设于外刀座连接部31内部的内刀轴连接部32,油封主体3还包括设置在外刀座连接部31和内刀轴连接部32之间的垫圈置入部33,垫圈置入部33设置为环形槽状,垫圈置入部33内设有垫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龙,未经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