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01196.5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范仲成;潘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帛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R13/6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 地址: | 618500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变压及共模电感功能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线圈装置在设计上为了兼具有变压及滤波的功能,通常会在一个端子座内安装数个线圈模组,每个线圈模组都包括两个绕线架,以及四条导线,所述导线同时且相对应的绕设在所述绕线架的其中的一个上,以产生变压的功能,而所述导线的其中两条再往所述绕线架的另一个上绕设,以产生共模电感的功能。
然而将所述导线的其中两条同时绕设在各自的绕线架,虽然可以产生变压及共模电感的双重功能,但是在制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前述导线先绕设在其中一个绕线架上,再将所述导线绕设在另一个绕线架上,上述加工作业由于无法分别绕设再结合,故在绕线组装时速度慢,也会影响作业的方便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绕线速度及作业方便性的线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线圈装置包含一个端子座,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该端子座内的线圈模组,该端子座包括一个壳体,以及安装在该壳体上的两个第一端子、两个线段连接端子、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两个第二端子,以及一个第二接地端子,而该线圈模组包括一个第一绕线架、一个第二绕线架、两条第一导线,以及两条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二导线,每条第一导线都具有一个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上的变压线段,以及一个绕设在该第二绕线架上的电感线段,每条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及该电感线段分别与所述线段连接端子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都与该第一接地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该电感线段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装置,所述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是直接与该第一接地端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装置,所述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是间接与该第一接地端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装置,该端子座还包括一个接地连接端子,而该线圈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条绕设在该第二绕线架上的接地延伸线,每条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都与该接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而该接地延伸线电性连接在该接地连接端子及该第一接地端子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装置,每条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及该电感线段是绞接后分别结合在所述线段连接端子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在于:前述结构的改变,可以让不同工作人员分别做不同线段的绕线工作后再组装,以增进该线圈装置的绕线速度及作业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配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是一个类似图2的配线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三实施例;
图5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端子座1,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端子座1内的线圈模组2,该端子座1包括一个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一个底壁101,以及一个由该底壁101突出并共同界定出一个容室102的围绕壁103。而该端子座1还包括安装在该壳体10上并由该围绕壁103突出的两个第一端子11、两个线段连接端子12、一个第一接地端子13、两个第二端子14,以及一个第二接地端子15。
本实施例该线圈模组2包括一个第一绕线架21、一个第二绕线架22、两条同时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及该第二绕线架22上的第一导线23,以及两条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上的第二导线24,该第一绕线架21及该第二绕线架22都是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线23都具有一个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上的变压线段231,以及一个绕设在该第二绕线架22上的电感线段232。
每条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线段231及该电感线段232的一端是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线段连接端子12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线段231的另一端也是绞接在一起,并与该第一接地端子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电感线段232的另一端则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11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帛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帛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1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