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9231.4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严开勇;王良斌;胡长义;吴英;胡念慈;陈玮;钟毅;李华;李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 安装 基座 进水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机中的防尘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扇形段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其设备精度和喷嘴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铸坯质量。当扇形段使用一段时间出现问题或者隐患后,就必须对扇形段进行吊装更换。由于相邻扇形段间距很小,加上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处于扇形段正下方,且在扇形段起吊过程中因安全需要不能对进出水口进行封堵,因此在扇形段实际拆卸吊装过程中,附着在扇形段上的保护渣、铁屑以及粉尘等杂物极易进入扇形段安装基座上的进水口中,导致二冷水水质污染;当新扇形段安装完毕之后,系统水压会将囤积在进出水管中的杂物随冷却水进入扇形段中,从而导致喷嘴堵塞,最终导致铸坯冷却不均,产生批量性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防尘装置,它能有效解决因铁渣、粉尘混入进水口而导致的铸坯批量性缺陷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防尘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一对并列安装在扇形段基座进水口和扇形段本体进水口之间的防尘筒体,所述防尘筒体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体段、伸缩节段、下筒体段和上筒体段,所述下筒体段和上筒体段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棒,从而在下筒体段和上筒体段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架空层内设置有防尘板。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板通过其上的长定位孔和短定位孔与支撑棒嵌置配合固定在架空层内。这样,通过长定位孔和短定位孔与支撑棒的配合实现防尘板的定位与固定,并且防止防尘板在更换扇形段期间出现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防尘筒体的基体段和/或下筒体段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这样,可以使两个防尘筒体同步伸缩,防止发生偏摆。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节段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橡胶层、外层为金属层。这样,既能防止伸缩节段腐蚀又能保证整个装置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回复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只需在现有扇形段基座进水口上扣上该装置即完成安装,操作简单,推广运用性强;该装置伸缩节段表层为金属、内层为橡胶,这样既能防止腐蚀又能保证整个装置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回复力,同时内层橡胶形变满足了该装置位移需求;该装置通过支撑棒和连接板实现了整个装置在伸缩过程中的导向定位,保障了整个装置形变的一致性;该装置使用时只需利用插入式防尘板的抽插,便实现了扇形段起吊安装全过程的铁渣粉尘防治,有效解决了铁渣粉尘等进入进出水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防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防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体段1、伸缩节段2、下筒体段3、支撑棒4、防尘板5、上筒体段6、连接板7、短定位孔8、长定位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5中所示的扇形段安装基座进水口防尘装置,它包括一对并列安装在扇形段基座进水口和扇形段本体进水口之间的防尘筒体,一对防尘筒体之间在基体段1和下筒体段3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板7。防尘筒体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体段1、伸缩节段2、下筒体段3和上筒体段6,防尘筒体各段以及连接板7均为不锈钢材质,能有效避免二冷水和保护渣等对整个防尘装置的腐蚀;
伸缩节段2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橡胶层、外层为金属层,外层金属层既能防止腐蚀又能保证整个装置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回复力,内层橡胶层主要用来补偿该装置上下筒体受压后向下的位移,在扇形段吊开后,伸缩节段2能快速回复。
下筒体段3和上筒体段6之间焊接有三根高强钢材质的支撑棒4,从而在下筒体段3和上筒体段6之间形成架空层,并且保证下筒体段3和上筒体段6成为一个整体并具有较好的刚度架空层内设置有防尘板5;防尘板5通过其上的长定位孔9和短定位孔8与支撑棒4嵌置配合固定在架空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9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轮毂模具的顶模导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缸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