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7901.9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头。
背景技术
插头是一种插入式配件。通过将它插入插座便可完成电气连接。
中国国家标准的家用电器电源插头,有两脚和三脚之分。两脚的,为平行设置,主要用在塑料外壳的小功率电器上,如粉碎机、塑壳小电扇、彩电、碟机、吸尘器等,电器本身就比较安全,不会产生漏电伤人事故。而大多数家用电器,为了安全,都将外壳接地线,所以电源必须有相线、零线和地线三根线,如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因而称为三脚插头。三脚插头的特色是两根主要的供电脚是斜的,与地面呈30度角,而剩下的一根地线是直的。
因此一般两脚插头只能插入与之对应的两孔插座,三脚插头只能插入与之对应的三孔插座。当只有三孔插座和两脚插头时,现有技术一般是随身携带一个转换接头使两脚插头先插在转换接头上,然后通过转换接头再插入三孔插座中,因此现有技术当只有三孔插座和两脚插头时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主要目的在于使两脚插头既能插入两孔插座也能插入三孔插座,方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头,包括:
两只插脚和固定所述两只插脚的底座;
其中,所述底座为软质材料,所述两只插脚中的任何一只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底座中扭转以形成三脚插头的两根主要供电脚而与三孔插座匹配,或者形成平行的两只插脚而与两孔插座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插头,所述底座为橡胶材质。
前述的插头,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分和握持部分;
所述固定部分固定所述两只插脚,所述固定部分嵌入所述握持部分内,并使所述两只插脚露出。
前述的插头,所述固定部分的硬度大于所述握持部分的硬度。
前述的插头,所述固定部分还包括凸出体,所述凸出体沿垂直于所述两只插脚的插入方向从所述固定部分的表面伸出。
前述的插头,所述固定部分为两个,分别固定所述两只插脚,所述固定部分的相对的凸出体位置相互错开。
前述的插头,所述底座还包括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处于所述两只插脚之间,并嵌入到所述握持部分;
所述中间部分的硬度小于所述握持部分和所述固定部分的硬度。
前述的插头,所述底座还包括阻尼体;
所述阻尼体处于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握持部分的接触面之间,和/或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接触面之间,和/或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握持部分的接触面之间。
前述的插头,所述阻尼体为纤维或尼龙材料。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通过将所述两只插脚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由于所述底座为软质材料,因此使得所述两只插脚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底座中扭转以形成三脚插头的两根主要供电脚而与三孔插座匹配,或者形成平行的两只插脚而与两孔插座匹配,从而使所述两只插脚既能插入两孔插座也能插入三孔插座,因而使用起来灵活方便,与现有技术需要使用转换接头进行转换的方式相比,更加方便实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的一种情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的另一种情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只有三孔插座和两脚插头时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插头,以使两脚插头既能插入两孔插座也能插入三孔插座,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头,包括:
两只插脚和固定所述两只插脚的底座;
其中,所述底座为软质材料,所述两只插脚中的任何一只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底座中扭转以形成三脚插头的两根主要供电脚而与三孔插座匹配,或者形成平行的两只插脚而与两孔插座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7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插式数码产品数据线连接头
- 下一篇:车载多通路信号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