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淋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4574.1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金雅娟;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K3/28 | 分类号: | A47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红外线 感应器 淋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淋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淋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浴池和家庭选择使用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水龙头和淋浴装置。红外线感应器是应用了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或身体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处理器处理后将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头出水;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的关水。这就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然目前的红外线感应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传统的红外线感应器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距离地面0.8~1.2m的位置,但是这一位置只适合成年人,并不适合儿童使用。还有人只能站在红外线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水龙筒才能出水,这就限定了使用的位置,这也造成了一定不便;还有的红外线感应器的密封性不够好,存在漏水的现象。
一种既能够解决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浴室花洒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的缺点,又能防止漏水,还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的花洒能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淋浴装置,既能够解决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浴室花洒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的缺点,又能防止漏水,还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淋浴装置包括:一个进水管,进水管与红外线感应器相连,在红外线感应器上方设有一个出水口,出水口与软管相连,软管的另一端与一个喷头相连;在红外线感应器内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管、第一红外线接收管、电磁阀、微处理器和电源,第一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一红外线接收管与电源连接,第一红外线接收管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通过与电磁阀连接;在喷头手柄部设有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管,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管分别与电源连接,第二红外线接收管与电磁阀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距离地面为0.8~1.2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一红外线接收管的发送和接收的角度为25~65°。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管的发送和接收的角度为30~6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一红外线接收管的发送和接收距离为0~30c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管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管的发送和接收距离为0~20cm。
优选的是,所述喷头通过喷头卡槽固定在墙壁上,喷头能够从喷头卡槽中取下。
优选的是,所述电源为低压电源。
优选的是,在所述电磁阀上设有密封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喷头上也设有红外线感应器,使用者可将喷头从卡槽中取出,手持花洒朝向人体,喷头即可有水喷出,避免了位置过于固定的缺陷;更加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在电磁阀上设有密封胶圈,能够防止出现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淋浴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1,出水口2,软管3,喷头4,喷头卡槽5,红外线感应器6,第一红外线发射管7,第一红外线接收管8,电磁阀9,微处理器10,低压电源11,第二红外线发射管12,第二红外线接收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红外线感应器的淋浴装置,包括一个进水管1,进水管1的一端与红外线感应器6的进水口相连,在红外线感应器6上方设有一个出水口2,出水口2与一个软管3相连,软管的另一端与一个喷头4相连;在红外线感应器6内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管7、第一红外线接收管8、电磁阀9、微处理器10和电源11;在喷头手柄部设有第二红外线发射管12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管13,还设有一个喷头卡槽5。在电磁阀上设有一个密封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4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