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铸铁光谱和碳硫检测的取样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4209.0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8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良;张永华;周学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裕龙冶金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铸铁 光谱 检测 取样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试样取样模具,具体是一种用于铸铁光谱和碳硫检测的取样模具。
背景技术
火花直读光谱仪已经普遍应用于钢铁铸造业的炉前检测分析,但是分析铸铁样块时碳和硫元素的结果波动较大,不能满足生产工艺控制,一般分析铸铁样块时都配备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以保证碳和硫结果的准确性,光谱、碳硫分别取样,同一勺铁水成分一致,但是有时取样破碎,不能满足分析要求时,第二次取样时可能只取光谱或碳硫样块,导致样品不一致,结果不统一,而且碳硫样块在钻屑时会有少量石墨飞出,影响碳和硫结果,同时钻取样屑用的合金钻头的消耗比较大,增加检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光谱和碳硫检测取样铸型时的碳硫成分不一致,碳硫钻屑引起的偏,以及制样成本高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取一次铁水样成型样品,即可用于铸铁光谱和碳硫检测的取样模具,减少取样次数又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铸铁光谱和碳硫检测的取样模具,包括模体、底座,底座呈水平状放置,模体以嵌入方式置于底座上,模体底部设置有光谱样块成型槽,所述底座的模体嵌入面上设置有一个碳硫样产生槽,所述的碳硫样产生槽大于由所述光谱样块成型槽成型的光谱样块的分析面外缘,使光谱样块下表面产生一圈飞边,用于碳硫检测取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模具结构简单,一次取样成型,即不影响光谱分析,又保证了碳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了取样次数,免去了合金钻头的消耗,而且模具修复方便。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模体由两块对开的左模体和右模体构成,左模体和右模体合体后形成铁水浇入口及光谱样块成型槽。
所述光谱样块成型槽为圆形凹槽,相应的底座的模体嵌入面上的碳硫样产生槽同为圆形凹槽,碳硫样产生槽直径大于光谱样块成型槽直径3-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体,101-左模体,102-右模体,2-底座,3-浇入口,4-碳硫样产生槽,5-光谱样块成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给出的用于铸铁光谱和碳硫检测的取样模具,由模体1和底座2组成,模体1和底座2均为普碳钢;底座2呈水平状放置,模体1以嵌入方式置于底座2上,模体1底部设置有光谱样块成型槽5,底座2的模体嵌入面上设置有碳硫样产生槽4;模体1由两块对开的左模体101和右模体102构成,左模体101和右模体102合体后形成铁水浇入口3及光谱样块成型槽5;光谱样块成型槽5为圆形凹槽,碳硫样产生槽4同杨是圆形凹槽,碳硫样产生槽4直径大于光谱样块成型槽5直径3-5mm。
将铁水从浇入口3浇入,在光谱样块成型槽5内成型光谱样块,并结合碳硫样产生槽4在光谱样块的分析面外缘形成一圈铁水飞边,冷却后脱模光谱样块及其飞边,掰碎飞边即可直接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裕龙冶金轧辊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裕龙冶金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4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F炉精炼渣的再利用工艺
- 下一篇:导航系统及道路匹配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