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虑、抑郁和失眠双极性恒流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3468.1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骞;肖伟虎;关沛峰;陈秀文;黄毅洲;宋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虑 抑郁 失眠 极性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医疗仪器技术领域中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焦虑、抑郁和失眠双极性恒流治疗仪。
背景技术
失眠是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的状态,导致睡眠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从而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焦虑障碍又称焦虑症或焦虑性疾病,是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包括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可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研究显示,失眠最常见的共病是焦虑和抑郁障碍,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是双向的:在入睡困难型失眠患者中焦虑症非常常见,其中20%失眠患者存在抑郁症状,而75%广泛性焦虑患者存在失眠,65%抑郁患者出现睡眠困难;另一方面,焦虑症状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失眠,抑郁或抑郁症状是导致失眠的最大因素之一。与无失眠者比较,失眠患者罹患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风险分别是无失眠者的9.82倍和17.35倍,失眠程度越高患焦虑障碍的比例越高。
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对于精神障碍继发失眠症状,按专科原则治疗控制原发病,焦虑、抑郁症患者产生继发失眠时,优先选择抗焦虑、抑郁治疗。焦虑、抑郁症目前最常用的是药物治疗。药物经消化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起作用,但药物浓度下降需要重新服药才能发挥作用。长期使用药物会使大脑适应药物环境,形成药物依赖性。另外,药物长期使用在体内积累会产生一定副作用。物理疗法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但是大多需在医院治疗且成本昂贵。
经颅微电流刺激技术(CES)作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治疗手段或辅助治疗手段具有积极意义。CES传导电极的安放位置为耳垂、乳突等耳部附近区。通过微电流刺激主管心理及情绪的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机构系统,使其分泌一些与焦虑、抑郁和失眠相关的神经递质、激素。经颅微电流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另外,经颅微电流刺激可以使不同频段脑电波的增强或减弱,兴奋区域也会发生改变。
微电流的频率和波形不同其治疗效果迥异。其中波形频率0.5Hz和100Hz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目前经颅微电流刺激使用0.5Hz(或100Hz)单一波形电脉冲治疗,治疗时要对电脉冲幅值及波形的进行选择,但是设定后的刺激电脉冲幅度和波形都是不变的单一波形,患者接受长时间反复电疗后,人体会产生适应性,使用单一频率固定波形会加快人体的适应性,最终使得疗效减弱,对于一些患者甚至完全失效。
目前,经颅微电流刺仪器大多效率底、功耗大,9V电池作为电源供电,仪器体积和质量较大,不够便携;另外,较大的仪器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畏惧心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焦虑、抑郁和失眠双极性恒流治疗仪,该治疗仪采用多种波形模式组合克服人体产生适应性,使长时间反复治疗保持有效。同时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一体化设计和高效的电源管理,很大的减小了仪器的体积和质量,完全数字化按键控制,使得仪器小巧、使用简单、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焦虑、抑郁和失眠双极性恒流治疗仪,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按键输入、电源管理单元、可充电锂电池、显示单元、微电流输出电路和耳夹电极,所述按键输入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微电流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微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极线连接耳夹电极,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和显示单元均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接收按键输入的开/关机控制信号、模式转换控制信号、档位加控制信号和档位减控制信号;所述单片机控制器根据控制开/关机控制信号进入工作/休眠状态,并将开/关机控制信号传输至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根据开/关机控制信号开启/关闭微电流输出电路电源供给;所述电源管理单元根据模式转换信号切换输出模式,根据档位加、档位减信号增大、减小输出波形幅度;同时在工作状态下将工作状态信号传输至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根据状态信号显示输出强度、治疗剩余时间和剩余电量;所述微电流输出电路输出微电流,所述微电流的波形形状和波形大小均由单片机控制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3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溃疡治疗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