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需调节火苗的下压式打火机出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961.8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雪玲 |
主分类号: | F23Q2/173 | 分类号: | F23Q2/1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火苗 下压 打火机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火机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需调节火苗的下压式打火机出气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火机出气阀一般是由阀体、阀座、气阀针、套设在气阀针上的内密封圈、压紧弹簧及插在气阀针轴向通孔尾端的T形密封塞构成,出气阀的功能只是开启与关闭燃料气体,火苗的大小则是通过出气阀底部的泡棉、铝T钉等零件来实现的,阀跟火苗大小控制是分体式的结构;阀体上设有外螺纹,打火机的气箱设有内螺纹,它们通过内外螺纹把出气阀的阀座固定在气箱上;开启出气阀,则是通过翘板,来上拉出气阀的阀针,并带动T形密封塞一起上升,释放出燃料气体。由于分体式的结构零件多,而且需要在燃气箱的出气口处设置相匹配的内螺纹,需要设置跳板等零部件,使其结构非常复杂,注塑模具制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且出气阀通过螺纹安装在然气箱上的方式也不利于采用自动化生产,导致整机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
既简单又可靠的打火机的出气阀。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阀针、阀盖、滤气片、阀座以及一个或多个橡胶密封件,金属阀针中心轴向设有通孔、下端从阀盖顶部插入,与阀盖的轴向内通孔形成过盈配合,阀盖的底端面设有圆形虑气片,阀盖过盈地插在阀座的内腔里,把虑气片紧压在阀盖的底端面与阀座的内腔上段底面之间,形成虑气片的上下端面径向准密封,阀座的外形由两段柱形组成,上段大下段小,内部也设有两段的相通的柱形内腔,上段大下段小,上段内腔的上端开口,下段内腔设有小盲孔,阀座下段设有微小的横孔与盲孔连通,阀座外部下段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橡胶密封件,密封件的作用是控制出气阀的开关及燃料气体的流向,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下压出气阀会压缩出气阀底部的橡胶密封件,当阀座的横孔超出底部最后一个密封件时,就能开启燃料,燃气箱内的气体就会通过阀座的横孔—阀座下段的盲孔—虑气片==阀盖的中心孔—阀针的中心孔从阀针顶部排出,松开后,也能在底部橡胶密封件的反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形状,阀座的横孔退回到了最后一个密封件的里面,关闭燃气,同时它既能很可靠的开启与关闭燃气,通过虑气片的作用又能稳定的控制火苗的大小;更进一步我们让阀盖顶部高出阀座的顶部,并让它的顶部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环,采用这种技术设计,增大阀盖的顶部面积,主要是便于对阀体的下压;更进一步的我们在阀盖或阀座上,设有卡接机构,形成对打火机外壳的有效卡接,采用这种技术设计主要是为了卡住出气阀,既能让出气阀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自由的上下滑动,又能防止出气阀在气箱内部的燃料的饱和气压的作用下与燃气箱相分离;更进一步我们在阀座外部上段的底部设置排气槽,主要作用是让阀座下段的盲孔内的残留气体通过排气槽快速排出,防止打火机使用完成后,气针顶部的通孔仍然有余气缓慢排出,产生安全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出气阀是下压式的开启方式,并采用开闭燃气与控火一体式的设计,所以能省略掉跳板、铝T钉、泡棉等很多零件,并且不需要在燃气箱上设置内螺纹,使得打火机的模具结构大大简化,因此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通过一个简单的下压动作,就能把出气阀装入燃气箱,有利于对火机进行自动化组装。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与燃气箱的装配图示意;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阀体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阀体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与燃气箱的卡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雪玲,未经史雪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