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427.7 | 申请日: | 201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华;欧迪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华宇彩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29/51;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LCD背光模组,反射面为平面,出光经历多次折射,因此比较杂乱,当LCD长时间工作时,由光源散发的热量会使光源处的温度过高,若灯珠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不仅会降低光源的使用寿命,而且会降低整个背光模组以及LCD的寿命;同时,如果温度过高,一方面可能造成光源附近的导光板膨胀;另一方面在背光模组组装到LCD上时,液晶显示面板上靠近光源的液晶分子还很容易失效,致使图像显示不佳,光源处的热量还会影响LCD的显示效果,如画面晃动或闪烁等且出光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LCD背光模组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背光模组,包括外框、灯板、反射片、导光板和毛细散热板;所述的外框为具有背板的方形框体,在方形框体背板的中部设有2~6个均匀分布的矩形嵌入槽,每个嵌入槽内固定有一毛细散热板,相邻两个毛细散热板通过设置在毛细散热板上的楔形凸起和楔形槽配合卡接;所述毛细散热板内设有一腔室,腔室包括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及工作流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相连;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和所述腔室共同形成一蒸汽通道;所述的灯板设有4片,每一片灯板上设有多个LED灯,4片灯板分别固定在外框的4个侧边内壁上,LED灯朝内设置;所述的导光板固定在外框的前端;所述的反射片设有4片,4片反射片对接成锥形的反射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毛细散热板的结构均相同,相邻两个毛细散热板间无缝粘结。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径向延伸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腔室的内壁圆周的一半,第一毛细结构的径向延伸范围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径向延伸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反射面位于背板与导光板之间,且反射面朝向导光板;反射片相对于导光板倾斜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反射片相对于导光板倾斜4°~6°,反射面的顶端抵住导光板背面的中心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反射片结构的LED背光模组,采用4片反射片组成锥形的反射面,且每一片反射片均倾斜设置,使得LED灯的发光最大可能地反射到导光板中,因而发光效率高,结构巧妙,毛细散热板内的工作流体将热量传递至远离热源的位置处进行散热,使得对背光模组热源处不会累积过多的热量,改变了模组内有效散热部分分布不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背光模组中毛细散热板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背光模组中毛细散热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效背光模组,包括外框1、灯板2、反射片4、导光板6和毛细散热板8;所述的外框1为具有背板的方形框体,在方形框体背板的中部设有2~6个均匀分布的矩形嵌入槽,每个嵌入槽内固定有一毛细散热板8,相邻两个毛细散热板8通过设置在毛细散热板上的楔形凸起11和楔形槽10配合卡接,每个毛细散热板8的结构均相同,相邻两个毛细散热板8间无缝粘结;所述毛细散热板8内设有一腔室,腔室包括一第一侧面86和一第二侧面84,第一侧面86和所述第二侧面84上分别设有第一毛细结构83、第二毛细结构82及工作流体81;所述第一毛细结构83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82相连;第一毛细结构83的一侧和所述腔室共同形成一蒸汽通道85;
所述第一毛细结构83的径向延伸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腔室的内壁圆周的一半,第一毛细结构83的径向延伸范围大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82的径向延伸范围;
所述工作流体81由气态转换为液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毛细散热板8的蒸汽通道85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83向所述第二毛细结构82扩散,并且所述第二毛细结构82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83的体积,减少了气态的工作流体28在扩散时的压力作用,增加了所述工作流体8 1的循环效率,工作流体8 1将热量传递至远离热源的位置处进行散热,使得对背光模组热源处不会累积过多的热量,改变了模组内有效散热部分分布不均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华宇彩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华宇彩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设备及其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厢视频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