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盐碱地改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4227.0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禹;王宝驹;冀春雷;赵晋灵;周邦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B77/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改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生态修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它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总计约10余亿公顷,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西部。我国约有盐碱地0.27亿公顷,其中0.06亿公顷耕地,0.21亿公顷盐碱荒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
由于土地使用的不合理性,每年还以总耕地面积的5%再不断地增长和扩大。因此,探索研究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该盐碱地改良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盐碱状况,并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包括铺设在盐碱地上的隔淋层和覆盖在该隔淋层上的微地形,该微地形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所述盐碱地上开设有排水沟,该排水沟位于所述微地形的坡底且沿所述微地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隔淋层中埋设有多个并行的盲管,该盲管从所述微地形的坡顶一侧朝向该微地形的坡底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伸入所述排水沟中。
优选地,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还包括挡土板和多个排水管,所述挡土板竖立在所述微地形与所述排水沟的交界处,所述挡土板的下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另一端伸入所述排水沟中。
优选地,所述隔淋层形成为斜坡,所述盲管顺着所述隔淋层的坡降方向设置。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盲管的间距在15cm至25cm之间。
优选地,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还包括布设在所述微地形上的灌溉管道。
优选地,所述排水沟的沟底具有坡降,所述盐碱地改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下游的渗水井,所述排水沟与该渗水井连通。
优选地,所述隔淋层上铺设有土工布。
优选地,所述微地形上种植的植物包括从所述微地形的顶部到底部依次种植的柳树、榆树、怪柳、丁香、黑果枸杞。
优选地,所述微地形的坡顶高度在1.2m至1.8m之间,坡底高度在0.3m至0.7m之间,宽度在8m至10m之间。
优选地,所述微地形设置在道路的一侧,所述排水沟平行于所述道路的延伸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盐碱地改良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在微地形和盐碱地之间设置隔淋层,能够打破土壤的毛管空隙,抑制盐碱地中的盐分向上运移,减小微地形中的盐分积聚,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通过盲管和排水沟组成完整的排盐管网,结合灌水洗盐措施,能够使微地形3中的盐分随水进入盲管排走;再一方面,通过将微地形构建成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能够抑制盐分沉积面的形成,使微地形中的盐碱含量更具层次性,有助于植物群落的形成,并能产生更好的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盐碱地改良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盐碱地改良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盐碱地改良系统应用在道路两侧盐碱地上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盐碱地2隔淋层3微地形
4排水沟5盲管沟6盲管
7灌溉管道71水源接口72主管
73支管74毛管75承插直通
76旁通8渗水井9挡土板
91出水口10排水管11柳树
12榆树13怪柳14丁香
15黑果枸杞16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系统,该盐碱地改良系统包括铺设在盐碱地1上的隔淋层2和覆盖在隔淋层2上的微地形3,微地形3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的斜坡,盐碱地1上开设有排水沟4,该排水沟4位于微地形3的坡底并且沿微地形3的长度方向延伸,在隔淋层2中埋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盲管6,每个盲管6从微地形3的坡顶一侧朝向该微地形3的坡底一侧倾斜向下延伸以伸入排水沟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4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棒支撑机架校准站
- 下一篇:一种农业废弃物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