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楼的高板位筏板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4017.1 | 申请日: | 201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叶芳问;曾奇;徐冬华;何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变电站 综合楼 高板位筏板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筏板基础,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楼的高板位筏板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变电站综合楼的基础均用低位布置的筏板结构,其电缆层地面主要通过铺筑预制板来完成,预制板搁置于砌块地垄墙及地梁上,预制板搁置长度不小于100mm,如图1-2所示,首先确定地垄墙的位置,再划分预制板的大小,选取相应的型号,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地垄墙砌筑到电缆夹层楼面相应的高度,与预制板接触的地方设置一道240高的梁,再用20厚座浆找平,其上铺设预制板。预制板支承不够时可加地垄墙,地垄墙上都设泄水孔。预制板搁置碰小柱时,板裁去至柱边,小柱边砌筑120厚的地垄墙搁置板,地垄墙长大于3m,在中间适当位置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沿着地梁或构造柱全高每隔500-600mm设的拉筋,拉筋沿墙全长贯通。地面做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面层,双向配筋并留分仓缝。采用低板位布置时梁底与板底一平,地垄墙及预制板施工复杂,材料需求大,增加整个工程的预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省、费用少的应用于变电站综合楼的高板位筏板基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楼的高板位筏板基础,包括基础梁和高位板,所述基础梁和高位板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础梁与高位板的顶面上设有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找坡面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位板的板边缘侧面封边采用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础梁采用用砖、土或混凝土胎膜浇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砌筑地垄墙及划分预制板的问题,在同等电缆夹层楼面要求下,减少材料,减少预算,施工简单,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筏板基础的地垄墙及预制板的布置形式。
图2是现有技术中地垄墙及预制板的节点详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筏板基础与原始基础对比的布置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3,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楼的高板位筏板基础,包括基础梁1和高位板2,所述基础梁1和高位板2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基础梁1和高位板2采用顶面齐平的高板位布置,省去了施工地垄墙和预制板的工作,减少预算,缩短工期,所述高位板2的板边缘侧面封边采用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所述基础梁采用用砖、土或混凝土胎膜浇筑。
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板位布置代替低板位布置,使得基础梁1与高位板2的顶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在基础梁1与高位板2的顶面上设有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找坡面层,双向配筋并留分仓缝,作为电缆夹层的楼面,减少了砌筑地垄墙、铺预制板的工作,进一步减少了材料及预算,缩短工期。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砌筑地垄墙及划分预制板的问题,在同等电缆夹层楼面要求下,减少材料,减少预算,施工简单,缩短工期。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4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激发泥枪震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废气处理系统在线辐射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