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气瓶加热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1254.2 | 申请日: | 2015-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锋;孙方园;韩庆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施普瑞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瓶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瓶加热套。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二氧化碳气体,而瓶装的二氧化碳气体在使用时往往出现用不尽的状况(此现象在冬季尤为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瓶装液态CO2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并且随着CO2的使用气瓶的压力越来越低,当压力降到1MP时,瓶内压力和设备内压力相当此瓶就无法使用。但此时瓶内还剩余近20%的CO2气体,这一部分气体的无法使用无疑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在气瓶重新补充时因为气瓶要放尽,这一部分CO2就会彻底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一个能够减少CO2浪费的二氧化碳气瓶加热套。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加热丝伴管和绝缘套,所述的绝缘套内部均匀的分布加热丝伴管,且在加热丝伴管内设有加热丝,并连接到一端的导线插头,所述的绝缘套为矩形结构,且在两侧设有绑绳,通过绑绳将绝缘套缠绕在二氧化碳气瓶上实现加热。
上述的加热丝伴管设置在绝缘套的内侧的隔热槽中。
上述的隔热槽内部设有隔热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减少气瓶中CO2的剩余量,因此能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还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制作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加热丝伴管1、绝缘套2、导线插头3、绑绳4、隔热槽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丝伴管1和绝缘套2,所述的绝缘套2内部均匀的分布加热丝伴管1,且在加热丝伴管1内设有加热丝,并连接到一端的导线插头3,所述的绝缘套2为矩形结构,且在两侧设有绑绳4,通过绑绳4将绝缘套2缠绕在二氧化碳气瓶上实现加热。
上述的加热丝伴管1设置在绝缘套2的内侧的隔热槽5中,从而使安装加热丝伴管1后,加热丝伴管1位于隔热槽5内部,形成较为平整的接触面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绝缘套2的内侧表面设有一圈密封圈,使热量能够集中,而不会散热,提高了加热和保温效果,节省了能源。
另外,在隔热槽5内部也可以设有隔热棉,也用来减少热量散失的问题,提高了加热和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当CO2气瓶中CO2气体的压力与设备内压力相当而不能对设备起到充气效果时,操作人员把加热套通过绑绳4捆绑在气瓶下半部,在通过导线插头3接通电源对CO2气瓶进行加热,使得气瓶内剩余的液态气体吸收足够的热量转化为气态从而使得出气口的压力足够大,这时即可将气瓶内的气体加以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施普瑞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营施普瑞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