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9722.2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薛水波;李帅军;田正操;张世召;谢洋;仇书房;王东亚;王民利;解冬勤;蔡亚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4;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一体化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含氟废水中的氟化物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其化学沉淀法主要包括石灰法、石灰-铝盐法、石灰-镁盐法、石灰-磷酸盐法、羟基膦酸盐吸附过滤法等,而市场上从实用性和经济性考虑,石灰-铝盐法处理含氟废水较为普遍,然而,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布局不合理,造成运行成本高、基建费用大、劳动强度大、占地面积大、浪费资源,并且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清水中会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并未对这部分水加以利用,造成水处理的整体运行费用、劳动强度的增加,而且浪费了资源,现有的絮凝反应池,泥渣沉淀缓慢,需要建设较大的絮凝沉淀池才能满足废水的处理要求。从而增加了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费用,占地面积大,浪费资源,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的处理工程来说,投资过大、占地面积过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运营成本低、基建投入少、劳动强度小、占地面积少、充分利用资源、结构紧凑的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它包括设备本体,所述的设备本体设置有预处理区,所述的预处理区设置有进液口,预处理区通过管道连接有预反应区,所述的预反应区内设置有搅拌器A,预反应区通过管道连接有离子调节区,所述的离子调节区内设置有搅拌器B和pH探测器,离子调节区设置有石灰进料管和氯化钙进料管,所述的石灰进料管和氯化钙进料管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离子调节区通过管道连接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的管道混合器连接有PAC进料管和PAM进料管,所述的PAC进料管和PAM进料管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管道混合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絮凝反应区,所述的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搅拌器C,絮凝反应区连接有沉淀区,所述的沉淀区内设置有布水器,沉淀区的上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区,所述的清水区设置有出液口和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泵和流量调节阀。
所述的预处理区、预反应区、离子调节区、絮凝反应区、沉淀区和清水区均设置在设备本体上。
所述的絮凝反应区通过布水器与沉淀区连接。
所述的回流管与预反应区相连。
所述的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出口。
所述的搅拌器A、搅拌器B和搅拌器C的搅拌速度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采用一体化的设计,通过将各个反应区合理的设计在一起,可以使得设备更加的紧凑,占地面积更小,有利于减低基建的投入,减少投资,废水经外加动力或自流的情况下,经过进液口进入预处理区,进行预处理后自流进入预反应区,并且与清水区的回流管回流的液体充分混合后,在搅拌器A的搅拌下进行预反应,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充分的利用清水区中的清水中含有的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有效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的投入,反应过的废水流经离子调节区,并且通过石灰进料管和氯化钙进料管加入少量石灰和氯化钙,而且可以通过pH探测器探测的pH值,确定需要加入的量,同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然后在搅拌器B的搅拌下充分混合,这种氯化钙进料管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促进反应的发生,加快了反应的进度,混合后的废水自流进入絮凝反应区,在此废水与PAC进料管和PAM进料管加入的PAC和PAM在管道混合器内充分混合,这种方式可以混合的更加均匀,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絮凝的效率,增强了设备的处理能力,絮凝反应后的出水自流进入沉淀区中的布水器,经布水后进行沉淀(固液分离),沉淀区上清液自流进入清水区储存,并且清水区部分水通过回流泵提升到预反应区,另一部分水自流出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运营成本低、基建投入少、劳动强度小、占地面积少、充分利用资源、结构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氟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设备本体 2、预处理区 3、进液口 4、预反应区 5、搅拌器A 6、离子调节区 7、搅拌器B 8、pH探测器 9、石灰进料管 10、氯化钙进料管 11、流量调节阀 12、管道混合器 13、PAC进料管 14、PAM进料管 15、絮凝反应区 16、搅拌器C 17、沉淀区 18、布水器 19、清水区 20、出液口 21、回流管 22、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9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